二十年,AIM开启世界版图

二十年,AIM开启世界版图
2024年06月25日 21:36 卷宗Wallpaper

六月初的安特卫普,在时尚学院毕业大秀的氛围烘托下,散发着强烈的创意热情。作为欧洲的时尚之都和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这里一直是比利时前卫精神与外来文化的交汇之地。沿着这里的历史足迹漫步到城市北部庞大海港区域的入口,来到Kattendijkdok-Oostkaai大街的第12号,便抵达在中国深耕多年的著名建筑事务所AIM扩张至欧洲的新据点——12。这座曾作为港口古商行,后被Ann Demeulemeester等时尚设计师们临时征用过的新艺术风格的历史遗址,在建筑师们手下再次迸发新生命。

12位于安特卫普城市北部Kattendijkdok-Oostkaai大街的第12号,这是在中国深耕多年的著名建筑事务所AIM在欧洲的新据点。

远远眺望着由Zaha Hadid改造的新港口集团大楼,12作为AIM的设计工作室之外,还将涵盖画廊、咖啡馆、会议大厅等复合型场所。在开幕的第一组展览前后,我们来到安特卫普切身体会这个新空间所蕴藏的巨大潜力,与AIM的主创建筑师Wendy Saunders和Vincent de Graaf漫谈其背后的思考与计划,以及近二十年来在疏离与错位的身份感下所形成的设计哲学,并展望AIM以中国为轴心来向世界投射的创意可能性。

12曾作为港口古商行,后被Ann Demeulemeester等时尚设计师们临时征用过的新艺术风格的历史遗址,在建筑师们手下再次迸发新生命。

AIM创始人、比利时和荷兰建筑师

Wendy Saunders和Vincent de Graaf

“除了设计项目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这是AIM在经历近二十年成功的设计生涯之后,对自身的发问。“我们既要滋养自己,也想反哺周围的新型社会。我们是欧洲人,但在中国待了很长时间,我们想尝试将这两个世界连接起来。”这便是AIM创始人、比利时和荷兰建筑师Wendy Saunders和Vincent de Graaf在中国生活多年后选择将其业务扩张至欧洲,开启12项目的源起。“首先,我们为在中国度过的时光感到自豪。我们是否也能把这些故事带到欧洲?”对AIM来说,从文化上创造出这种交流的地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了这个机会,可以通过安特卫普的这座建筑让更多故事从这里生长起来。”

12处在城市的新旧交替之间:一侧可以看到古老的港口、棚屋,另一侧则是现代城市。“新的城市发展从这里开始,预示着我们事务所的下一个篇章。12是我们将AIM推向欧洲受众的载体,”Vincent de Graaf与我们分享关于这一新项目的愿景,“它是一座建筑,但对我们来说,它也是一种连接物,为我们的工作注入更多文化内容。我们试图将这座建筑视为一个文化中心,这里有我们感兴趣的,有我们学到的,也有我们希望与欧洲观众分享的事物。”

来到这栋建筑,率先映入眼帘的是左右两个截然不同的入口。右侧是一个精美的古典式门头,由一段华丽的卡拉拉大理石石阶上直通办公室和主大厅。左侧是一个由仓库通道改造的开放式入口,经过通透的大型玻璃滑门与保留下的混凝土仓库墙通向咖啡厅和画廊。立面装有大幅圆窗的三楼成为事务所的办公区域,建筑内部则保留有很多精美的旧式细节。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用于会谈、展览等各种活动的会议室。“这个空间本身具有美感但空置了很⻓时间。它曾是一个贸易公司,是水上供应链里的一环,所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与上海这座港口城市的呼应。”

在谈到为何选择安特卫普作为根据地时,建筑师们表示:“它是个很酷的城市,充满创造力。这里有时尚和艺术为代表的强大的创意群体,充满趣味,也许有些非主流,但也是我们喜欢它的地方。这里有很好的时尚和艺术圈层。虽说城市规模不大,但仍有很多发展空间。我们被这个城市的构成方式所吸引。”

除了城市本身的面貌,处于西欧近英吉利海峡中心区域的绝佳地理位置也让安特卫普成为了艺术文化圈的重要目的地。“在搬到中国之前,我们曾住在阿姆斯特丹,那里当时给我们的感觉节奏有些缓慢。而从安特卫普出发的话,在两小时之内就可以到达阿姆斯特丹、巴黎或伦敦,就像一个区域性的枢纽。”这座城市在AIM看来会成为发展欧洲市场的战略要地,并且与他们所熟悉的上海有着神似之处,“它并不像阿姆斯特丹那样为人熟知,尤其是对上海这边的人来说。但这或许也是与上海的一种联动,因为它也像是舶来品,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新空间于“安特卫普艺术周末”期间开幕。在名为DISPLACED的开幕展览中,AIM邀请常驻当地的希腊艺术家Yorgos Maraziotis共同创作了一个沉浸式装置,以回收在空间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建筑元素,来探索流离与错位作为当代居住模式的催化剂。AIM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开幕,借助历史建筑内与艺术家合作,融入当地的艺术与文化语境:“我们挖掘的大量历史,成为在开幕活动中讲述的故事。当我们和艺术家一起使用这个建筑中的一些原始元素,把它们放置在艺术展览的情景里,就像失去了空间位置的物品重获新生一样。”

关于12的空间设计,建筑师们则希望尝试尽可能恢复其历史样貌,而不是添砖加瓦:“这座建筑本身就有很大的能量,有非常强烈的存在感。因此,我们希望用文化和活动来滋养它,而不是对它进行强烈的叙事设计。这栋建筑本身有很多漂亮的细节,因此不需要过多介入。我们希望把它作为一个外壳,以不同的方式为其注入活力。”这也体现着AIM一直以来的设计哲学:“当我们在面对一个项目时总是从背景语境出发。一栋已存在的建筑有时需要大量介入。而有时只需让它更具有可持续性。”一楼的画廊空间保有旧仓库非常原始的现状。AIM意图在不去美化它的前提下,为艺术作品创造极佳的展示条件。楼上的空间庄重且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有一些典雅,如同让人产生设计上认同感的交流场所。“这栋房子的分别通往不同的现实。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认为这种反差很有启发性,给我们创造了很多可能。”

除了将这里作为AIM的欧洲设计据点,建筑师们还设想将其作为其他创作者的一个展示平台,即一楼画廊空间和二楼大厅的功能所在。关于这种新的策展实践,建筑师们分享道:“12的空间激发我们探索更广泛的灵感。这座建筑有这样的力量。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种踏入不同领域的机会,是真正令人兴奋的地方。我们仍然会做项目,经营我们的事务所,但挖掘建筑所能带来的文化内涵也是非常有趣的。而艺术也是我们工作的一大灵感来源。”

对于AIM来说,所有一切都是关于创建一个设计叙事:“我们总是试图用不同方式来构建故事或理解世界。通过艺术、设计、时尚,通过展示其他人的作品来进行这样的对话,这是一种不同类型的讨论,一种社群。”通过建立学科与跨文化的设计叙事来推进东西方文化对话,便是12的一部分愿景:“欧洲对中国当代创意浪潮的了解非常有限,不知道有哪些人参与其中,以及他们的作品和议题是什么。如果能利用我们的人脉和平台来做这件事,那简直太棒了。我们有时总是会感觉欧洲错过了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AIM经历了中国梦幻般的发展进程,“2005年的时候还非常功利主义,没有太多有关所谓的生活方式的讨论,但这一切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其中蕴含的能量对我们来说非常珍贵。我们希望将它传播开来。”在上海或者说在全中国,AIM所提到的这种巨大的能量,让事务所发展的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作为“外来者”的真正意义。这也是为什么AIM想要展示中国的活力和创造力,“不知何故,中国让外界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我们想试着做一些导览的工作。我们不力图会改变这个世界,但至少我们可以与两个“世界”互动,从一个项目或一个展览去展示更多正在发生的事情,同时创造一些好奇和惊喜。”12作为一个设计试验场向所有设计师发出的邀请,希望可以给中国的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提供空间,让他们可以在欧洲展示、介绍或试验他们的作品。

在这样的愿景中,由AIM与策展人Simone Chen共同呈现的名为“释放的山水”的群展亮相安特卫普设计周,将中国家具产品设计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一些设计师们聚集在此。对于策展人Simone来说,今日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感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全球通讯网络中的界面,在不同显示器、控制屏和应用程序之间不断切换的过程中,看似获得了看向世界的窗口,却似乎已无法看到真正的风景。在安特卫普和上海之间,我们是否可以以当代设计作为窗口,在12构建出一道真实的风景呢?

滑动查看,景德镇陶溪川酒店凯悦臻选,AIM恺慕建筑以陶瓷的全部为灵感,烧制出独一无二的凯悦臻选陶溪川酒店。每个空间都以不同的方式探索和使用着陶瓷,延伸出不同的颜色和肌理。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集体实验产生不同的社会状态。AIM便是这种变化的⻅证者:“我们觉得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在尝试,在努力寻找界限,寻找真实性,寻找与当代文化、历史的关系。”

追溯在中国近二十年的设计实践,Wendy Saunders和Vincent de Graaf谈到AIM梦开始的地方:“我们工作室就是从一个艺术空间项目开始的。现在在12,我们又回到了画廊空间,这很有趣。”两位建筑师第一次听说上海,是为了给朋友做一个画廊。这个位于上海静安、名为1918 ARTSPACE的艺术空间是AIM的第一个项目,“那个项目是对当时上海流行的设计风格之反应。2006年左右,上海有很多设计过度、非常西方化的设计空间。我们想保持非常真实的状态。保留很多建筑历史的已有痕迹,同时非常谨慎地加入新元素,不掩盖建筑本身。”

常州棉仓改造,AIM恺慕建筑选择沿中心开辟一条通道连接四个罐体,为来访者精心策划的一段迷人旅程,同时也给予足够的自由度让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和顺序去探索这四座油罐。

“在那之后,我们参与了很多不同的项目,同时也在学习如何阅读。我们应该如何融入上海社会?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方式,把我们觉得重要的事物转化为上海社会的一部分。”多年来,AIM涉足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空间,遍及住宅、办公、文化、零售、酒店甚至公共规划等不同尺度的建筑类型,“但都是以外人的身份,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了解上海正在发生的事情,去保留已有的痕迹,这也是我们发现上海本身非常有趣的地方。我们并没有试图在其中创造一个不同的世界,而是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确,作为欧洲人,两位建筑师多次提及“外人”的身份在中国的设计语境中成长起来是非常特别的经验,“我们是欧洲人,但在中国工作了这么久,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有点疏离。我们不再是欧洲设计师,而是进化得更加独特,或者说可以以一种不同的眼光来审视欧洲社会。我们希望12也能代表这一点。”

lululemon 上海旗舰店,AIM恺慕建筑通过店铺立面营造出开放、有亲和力的氛围,同时也是一幅不断变化的画布,捕捉运动的精神。

在二位建筑师眼中,拓展至欧洲开设12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演变:“如果只是到欧洲去开设一个办事处,做我们原来做的事情,也会让人感觉非常陌生、异化。因为在中国生活与工作,我们变得不同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接下来我们又会有新感受,像在过程中寻找自己。同时我们又是流离的,以欧洲人的身份重新进入欧洲。一切都在变化中。”

回到这二十年不断变化的开端,Wendy Saunders和Vincent de Graaf用“聋、哑、盲”来形容他们来到中国工作之初的状态:“你无法理解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现实中。当我走在街上,看着某人,会明白这人穿的是什么,或多或少来自哪里,能理解一些规则。但当我们来到中国时,没有这些经验。突然之间需要接收很多新事物,努力了解在发生什么。最重要的是,必须总结和解释自己的现实。”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对于AIM也是一种幸运。现实中的迷失可能变成了某种解放,使其更自由地创作出强有力的作品和属于自己的叙事:“我们在大学里确实是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师接受训练的,而当你来到中国,一切都不同了。一开始你会感到有点迷失自我,然后你会经历一个过程,真正审视一种新的真理和意义。”

常州棉仓改造

这种新的真理与意义,呼应着AIM的全称AUTHENTIC IMMERSIVE MATTERS中的“authentic”一词。两位建筑师们也就“真实性”这一概念与我们展开了探讨:“一旦你被迫创造自己的叙事,就会导致某种形式的真实性。你在追寻自己的故事,创造自己的现实。就像一开始,我们被问到,你来自欧洲吗?你能设计一个法国村庄吗?你能设计西班牙风格吗?我们能理解这种渴望,但对于通过既定风格来定义设计理念的方式让我们存疑。也许这是⻓期演变的结果,符合某些现实。但对我们来说,我们只是试图对某种设计问题给出最好的答案。”

除了“authentic”概念,在快速发展、不断变化的环境面前,在欧洲价值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timeless”永恒性概念似乎也无从安放。这是否会让两位欧洲身份的建筑师产生某种冲突感?对于这一概念,建筑师们是这样去理解的:“在某些方面,我们的一些作品有一定的理性或谦逊。我们试图制造一种大影响、大体验,但同时又有一种简单的叙述、愿景,即我们可以建造什么,如何建造。但我发现我们越是关注中国,就越是接受中国。我们不会想着去创造永恒。我们一心要创造的是非常好、非常现代的事物。如果做到了,那可能就会永恒。”

景德镇陶溪川酒店凯悦臻选,项目中AIM对于不同材料的应用

那么是什么让AIM可以坚持在中国这片异乡土地上耕耘这么多年?“能量。这里一直充满着活力。中国是创新的沃土。这是因为很多人都在寻找一种身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希望在欧洲开展更多工作的原因,我们希望把这种能量带到欧洲。看看我们在中国学到了什么,以及如何将其带入欧洲社会,这会很有趣。”这种创造能量,首先就体现在AIM的设计中那些标志性的材料运用。在谈到AIM与材料性的关系时,建筑师们与我们分享了早年间上海街头对他们带来的冲击:“在欧洲,一切都是产品。你不可能买到比标准尺寸大的门。这让人沮丧。而我们来到中国后,这里几乎没有唯一标准。中国是世界工厂,尤其是在近代史上。人们热衷于制造。在上海的头几年,每个人都在街上做东西。现在少了,但对那时的我们来说,简直耳目一新。这让你想去制造,并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画一张图纸,送到工厂。当时来到上海是一种极大的解放和鼓舞。”

景德镇陶溪川酒店凯悦臻选

另一方面,材料还意味着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可持续发展。在上海,旧物一直被拆掉,然后换新。“你开始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开始思考,这是好的吗?你应该在石膏板天花上安装空调吗?这是最好的建筑方式吗?你开始思考如何以一种不同的方式使用材料,不会过度,也不会进行不必要的装饰。当你开始问这些问题,同时开始欣赏工厂里的这些材料时,你就会产生一种非常不同的审美观,一种非常不同却最合适的设计方式。”

安特卫普的12空间

AIM一直脚踏实地地创作丰富的设计作品,并会带着好奇和野心持续下去。而12的这场新实验,则是AIM下一个阶段的试金石,可以将文化世界与设计和建筑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创造性的整体,“这也是我们在中国学到的,如何将所有这些不同的世界融合在一起来产生更广泛的影响。这不仅仅是建造一座严肃的建筑,而是如何影响社会。”下一个20年,不管是AIM事务所还是整个建筑业,不管是在欧洲还是在中国,都会演变出不同的形态和规模。这也是所有人需要的,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积极关注的问题,它将推动我们采用新型设计和新型工作方式,让我们再次吸纳新的事物,”对Wendy Saunders和Vincent de Graaf来说,未来依旧学习不止。立足上海,放眼中国,去展开、书写和连结更广阔世界的创意版图,AIM的下一个设计二十年就此开始。

摄影:

12: Lucid, Chen Vandeput

“释放的山水”: Lucid

凯悦臻选陶溪川酒店: Wen Studio

常州棉仓: Dirk Weiblen

Lululemon: Dirk Weiblen

采访、撰文:华睿

编辑:Mal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