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区博物馆太有了

青白江区博物馆太有了
2024年06月28日 19:11 YOU成都

我,不是青白江人,虽去过城厢古镇寻过流沙河的足迹,在陈家祠堂的树下吃过凉粉烧牛肉,依然无法对青白江的奇珍异宝如数家珍,但是,早就耳闻青白江区博物馆的盛名。

听说这里藏着一匹著名的“马儿”,是迄今为止全国出土汉代青铜马中体积最大的青铜马,高143厘米,重25千克。25千克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50斤。按照一袋大米10斤,一位成年人可以吃一个月来算,50斤够吃5个月了。

我想,我不能说逛遍了咱成都的博物馆,好歹也在各博物馆的临展、特展里见识过好多宝贝,区区一匹青铜马真有那么厉害吗?

只不过,想想上盘被低调的彭州市博物馆的各种金碗银碗狠狠地惊艳了。我还是很好奇究竟什么样的青铜马能成为一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以及,青白江区博物馆还有什么其他厉害的宝贝?

青白江区博物馆在凤凰湖旅游景区里。

据说,凤凰湖畔有许多樱花树、鸢尾花、蔷薇花,每年随着时节的变化花开花落,因此,凤凰湖从不寂寞,有许多人轮番来此地赏花。

凤凰湖畔筑着凤凰桥、赏樱阁、花雨桥、曲水流觞园、丝柏堡……听名字就知道到底多雅致了。

01/

新河遗址、三星村遗址……

青白江历史不只有点东西

严格意义来说,青白江区博物馆在景区的西门,外面是宽阔的田园广场,广场中央立着代表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大面具。光这样看,就觉得不简单。

往前走几步就来到博物馆大门,把提前预约好的二维码一刷,就轻轻松松进去了。因为不是周末,看展的散客并不多,所以,给了我近距离仔细观赏宝贝们的机会。

没看官方介绍,身处青白江区博物馆的我,刚开始是有点诧异的。本以为区县级博物馆馆藏有限,会着重陈列“重点宝贝”,结果我发现事情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青白江区博物馆的展陈从宝墩文化时期直至21世纪新时代,分为“曙光初现”、“焕彩华章”、“风华正茂”、“古城旧影”等单元,共计600余件宝贝,呈现了4500年青白江历史的发展脉络,等于看了小半部成都通史、一部青白江通史。最开始,我一度以为走错地方来了四川博物院。

其实,4500年前,青白江就开始出现原始聚居村落,随着近年大量遗址的发掘,比如:新河遗址、三星村遗址、双元村春秋战国船棺墓葬群、包家梁子墓群等,青白江作为古蜀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历史地位越加清晰。

一楼展厅就将青白江这几处重要遗址发掘的文物,用时间线索进行排布做了展陈。

比如:新河遗址、三星村遗址。从骨管、骨器、骨穿孔饰品、骨簪、骨角器,再到石凿、石斧……通过这些器物仿佛能想象古蜀先民们狩猎、制作工具、凿磨饰品以及修饰自己的印记、片段。

这里需要说明三星村遗址不是三星堆遗址,但是,它又跟三星堆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三星村在青白江弥牟镇,承载着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的遗存,这里出土的文物见证了宝墩文化向三星堆文化的过渡。发掘的宝贝还未展现我们熟知的夸张风格。

春秋时期的双元村春秋战国船棺墓葬群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通常,成都周边地区发现的船棺葬大多为战国时期,包括我们熟知的商业街船棺葬也是战国早期的。

春秋时期的船棺葬比较少见,而双元村春秋战国船棺墓葬群不仅时间早于商业街船棺葬,同时,其墓葬群年代跨越了200多年,从春秋晚期延续到战国中期,规模、规格都堪称罕见。

一般来说,船棺葬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在福建、江西武夷山区。但是,川渝地区经常发掘船棺,说明巴人、蜀人也使用船棺,进一步证实两个同宗族群生活在水边并且熟悉水性,所以,死后采用船棺下葬。

顺着时间线看下来,便来到了城厢镇的包家梁子墓群。这座墓群挖掘出来的也多为青铜器,时间大致在战国晚期。无论是战争所需的兵器——铜剑、铜戈,还是日常起居所用的铜锅、铜碗、铜镜等的制作工艺都已成熟,类型、类别也相对完备。

早在秦汉时期,青白江就形成了城厢镇为中心的城镇格局。男耕女织,一片富庶。不过,平常百姓一般可用不起青铜器具,多以成本低廉的陶器为主。

这时期的鸡、鸭、犬等动物形象陶器比比皆是。如果仔细一看,还丑乖丑乖的。

作为青白江区博物馆“必看宝贝”之一的鹤形铜熏炉就出自这时期。

这件宝贝,炉子是鹤形的,盖子是镂空形状,可以随便揭动,炉子里的香料可以透过空格飘溢。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鹤常常被视为千年不死的神物,有长寿、永恒的寓意。

·鹤形铜熏炉

“镇馆宝”青铜马就伫立在展厅中央的玻璃柜里,同时,展出的还有两匹陶马,一前一后将其簇拥。因为被放置于高处,再加上青铜马本身就有1.43米,所以,要看见全貌必须昂起脖子。

两匹“配角”陶马就气势很足,更不要说主角本身了,近身观看,异常雄壮。

·青铜马

这匹汉代青铜马在1987年于大同镇战斗村出土,长120厘米,宽48厘米,高143厘米。铜马不是一体浇铸,而是把头、颈、前身、后身、尾、四肢等九个部位分别模铸再组合成的。这足见技艺的高超。

铜马保持着站姿,体魁腰壮,四肢偏窄小,尾巴高翘。看起来它的形象有一定失真,而且,马站立尾巴会自然下垂,说明这具铜马加入了工匠的自我想象与创造,不是简单仿真。

另外,看展我们认真观察其他展览的铜马、陶马,也会看见打结的马尾巴,这是为了预防马尾缠绕以及影响骑马者的视线。网上也有很多关于“战马尾巴打结”的讨论,据说战马尾巴打结的习俗是西域传来的,但是,尾巴打结的马不一定都是战马。

02/

汉砖、摇钱树、陶灯座……

华丽、怪诞与想象力齐飞

随着深入会看见一楼展厅还展出了汉代更多的礼乐、生活习俗相关的文物。

各种器乐佣,能歌能舞的,完全就是一支支乐队。

其中,为人熟知的大概就是汉代说唱陶俑了,其实,四川先后出土了数个说唱陶俑,都各有特色,不过,大家看得最多的就是击鼓说唱俑。

·说唱陶俑(中间这件)

青白江区博物也有一座比较出名的说唱陶俑,它的形制要小一点,或许,挖掘前就没能完整保存,所以,表情、细节稍显模糊,却依然能见其头戴帻,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右手举槌状,正忘情地说唱。

说唱俑是汉代“舞乐百戏”表演中的小丑,表情憨态可爱。后世有人解读,这嘻嘻哈哈的表情代表四川人乐天的性格。也有人解读,说唱陶俑似乎印证了说唱基因从来就刻在四川人的骨子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四川有那么多说唱歌手?

还想跟大家介绍的就是馆藏的八块汉砖。博物馆将汉砖分别进行了拓印,同时,又将原汉砖进行配套展示。

汉砖,我们经常在各种展览上见到,大多描绘战争、出行、宴饮、农耕的场景。但是,那天走到伏羲女娲画像砖的时候,我就走不动了。“伏羲鳞身,女娲蛇躯”,伏羲托日,女娲托月,两人创制天地,又划分阴阳。

或许,是最近刚看了韩国电影《破墓》,对雨女有很深的印象;又或许,拓印的毛边、留白等,让我看这几块砖的眼神也有了一种复杂的感情。

往后面走,有一间被创始神话图案装饰的小展厅。这部分的展品主要是关于汉代丧葬习俗。

在汉代厚葬的风气很盛行,当时流行一种“事死如生”的观念,人死后也要和生前一样——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这就要求陵墓的建筑和随葬品均要仿效世间。这样的丧葬观念下,可以说“催生”了一批批“华丽”“怪诞”并存的宝贝,它们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来到这部分宝贝面前的时候,我顿感兴奋。

从右往左,首先是摇钱树,摇钱树是汉代四川地区用于陪葬的典型器物,承载了人们祈求财富、祈祷神灵保佑、渴望死后飞升天国等的理想。

展厅里的汉代青铜摇钱树在1987年出土。关于摇钱树,我们曾经写过几次,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摇钱树由陶质底座和铜质枝干两部分组成。

·青铜摇钱树

这座陶底座分两层,上层是仙人骑羊,象征得道成仙,代表着仙界;下层有人、马,主要刻画人间劳动生活的场景。至于摇钱树的枝干,一共有七层,树叶上装饰有朱雀、钱币、璧等,以及像熊的神兽。

这座摇钱树通高1.8米,比青铜马还要高0.4米,放在陈列柜上也必须仰头观看。

再顺着往左看过去,就是汉代人马陶灯座。灯座为整体塑造,分为上、中、下三层,十个灯盏均匀分布。灯座中间的浅浮雕隐约有西王母的样子,她拢袖拱手坐着,另外,底部浅浮雕还有类似龙蛇的图像。

不过,底座的最右边,人马造型似乎残缺了,已经看不清原样。

·人马陶灯座

最初看见它的时候,我觉得怪异,一是时间久远有蒙尘的历史感,二就是人马结合的形象,在欧洲灯具里常见,但是,它们的形象偏写实,线条硬朗。

这座人马陶灯座,人与马的线条都极为流动、不确定,像是流动的蜡灯座已经过了燃烧,烧成连绵不断的一体。

另一件,龟蛙斗拱座,更是有趣。龟背上有一只蛙,这只蛙瞪大眼睛,让人不禁联想妙蛙种子。另外,蛙背上有一只斗拱,斗拱中间浅浮雕刻着西王母造像。西王母又端坐在龙虎座上,头上有三足乌,身下还有九尾狐狸。

·龟蛙斗拱座

龟、蛙、三足乌、九尾狐都是汉代人们观念中的祥禽瑞兽。

而且,拱座左右两边各有一人蹲坐在兽头上,但是,伸出的手臂已经残缺。根据这两个残处推测,原本可能各插了一个灯盏,所以,龟蛙斗拱座的用处应该是陶灯。

小展厅中央C位,由虎熊龙凤陶座稳坐。这件宝贝,也让我心一颤:真的是太怪了,怪得不得不佩服先人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灯座的造型十分独特,底部中间站立一虎,虎背上蹲坐着一只熊,熊头上站着一只凤凰,作展翅欲飞的状态,凤凰的两侧分别塑了一条盘旋向上的龙。

青白江区的凤凰湖也因为这件文物得名。

·虎熊龙凤陶座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会有一只“乱入”的熊呢?据专家推测,这组塑像是四神,也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变形,把玄武替换成熊,可能是为让陶座的整体造型更协调。

这件虎熊龙凤陶座应该也是灯座,根据底座陶板的两个孔洞来看,还应该有灯盏,只不过现今已残缺。但因为是机动装配,并不影响陶座的造型。只是不能看到完整的样子,有点遗憾。

这些造型异样的陶灯座,都在1996年出土于青白江区大同镇跃进村汉墓(不能想象这座汉墓的主人的身份以及拥有的财富),它们并不能真正投入使用。

既然不能用,为什么大家还那么痴迷“灯”?因为,这些灯座都是随葬冥器,是在汉代“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念影响下产生的器物。人们认为彼岸世界是黑暗的,灯能带来光明为死去之人指明方向。

西汉开始,丝绸之路就是把古老东方和世界串联了起来。唐宋时期,丝绸之路更是达到鼎盛,成都也是南北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更不要说青白江了,作为成都的北大门,南丝绸之路就在这里起步。

我们生产的瓷器、蜀锦都通过这道大门被送了出去,同时,也送来了外界的物产与文化。二楼展厅就展出了唐宋时期的各种瓷器,值得着重一看的是:五管花插。

·五管花插

另一件,是唐宫玉壶。这款宝壶是用整块墨玉雕成的,壶身刻有龙纹,壶底刻“唐宫玉壶”。

宝壶内被分凿成上下两层,可以分装两种不同的液体,液体会从壶嘴两个不同的孔流出。倒酒的时候,需要用手指堵住壶底与壶盖上的大小气孔。这样就能随心流出不同的液体。(感觉是宫斗剧送毒酒道具)

·唐宫玉壶

不过,这款壶是清代仿唐宫旧物造的,却也不妨碍一赏其精美与巧思。

关于青白江区博物馆的宝贝,其实还有很多,贯穿古蜀国文化、新丝路文化、老县治文化、大工业文化等历史阶段。所以,青白江区博物馆也是成都市唯一区县级通史馆。

就是因为宝贝太多,写也写不完,我只能挑几件“必看宝贝”推荐,希望大家去的时候不要错过了,剩下的宝贝留给大家慢慢去挖掘。

PS:发现青白江区博物馆里有好些征集来的文物(甚至有国家级文物),有点震惊,青白江真的遍地是宝藏——吗?

● ●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