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牧民高老(藏族男子常用名)刚刚从农行贷款10万元,一口气新买了40多头牛,目前,他家共有135头大牛和十几头小牛犊。这在十几年前,是他不敢想象的事情。摄影/蒲东峰
高老家住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勒秀镇麻木索那村。这里由几个漂亮的自然村落组成,山峦起伏,水草丰美,是放牧牛羊的大好草场。
高老家世代牧民,他非常擅长养牛。以他的经验,牛在放牧期间一定要多多运动,才能更加健壮,基本不会生病。这样养出来的肉牛肉质才好,奶牛产奶更多。
放牧期间,高老总是骑着马,看见哪头牛趴在草地上不愿动,他就驱马上前,把它赶起来。2009年以前,高老家只有十几头牛,家里七八口人,吃穿住行、孩子的学费都靠那十几头牛,日子很不好过。
牛羊产奶、产仔是牧民的收入来源,牧民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必须拥有更多的牛羊。但手里没钱,就不能买更多的牛;没有更多的牛,就没法挣钱,这是个死循环。高老说,直到2009年,他们家才打开死结,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
2009年,合作市农行开始对贫困的农、牧户发放“五户联保”扶贫贷款。高老第一次申请了3万元,他用这三万元买了20多头牦牛,牦牛产仔、挤奶,他家的生活随之改善;三年后,他分期还完贷款,2015年10月,农行合作市支行又开始发放精准扶贫贷款,他家续贷了五万元,又买了20多头牛;2018年脱贫后,他家还清了以前的扶贫贷款,今年又从农行贷了10万元“五户联保”贷款,从青海买了40多头牛,他家牛圈一下子有了135头大牛。因为新买了不少牛,他要给它们喷上颜料涂上标记。
高老的二儿子三木智抱着一头小牛犊走出牛圈晒太阳。目前,他们除了135头大牛外,还有十几头小牛犊,它们太小,还不能跟着妈妈们到牧场去,只能在门口等着妈妈们回来。
高老说,以前他们喂小牛犊可不方便了,得用大可乐瓶子打个孔,小牛犊吃起来也费劲。现在,他们在村里就可以买到专门的奶瓶奶嘴,方便多了。
家里有客人来了,高老和妻子卡毛吉便忙着给客人准备奶茶。桌子上摆放着酥油、糌粑、曲拉、砂糖等藏族传统美食。卡毛吉说,没有从农行贷款买牛之前的那些年,虽然不至于吃不饱穿不暖,但孩子们想吃酥油、糌粑、肉食都得等到逢年过节。现在,随时想吃都有。
高老家目前有40多头奶牛产奶,妻子卡毛吉每天需要挤三次奶,每次每头牛能挤奶3、4斤,一天四五百斤牛奶,产出的酥油、曲拉、酸奶,自己一家人再也吃不完了,大部分都交给在拉萨做生意的大儿子打理。
高老家刚刚打好的酥油色泽明艳,香气浓郁。去年,高老一家卖牛收入大约9万余元,卖酥油、曲拉(一种干奶酪)、酸奶等奶制品收入5万多元,今年有了更多的牛,收入也将多出不少。
以前,打酥油是藏族妇女最辛苦的活儿之一,全靠双手拿着木柄在雪董(藏语,意为奶桶)里不停地上下搅动,才能把酥油从牛奶中分离出来,现在只需要往机器里添奶就可以了。
高老家现在的住房是一个四合院,正房二层,东西厢房都是一楼,院子旁边是一个能装下几百头牛的大牛圈,牛圈门边是他家的车库。客厅、卧室内部都用柏木装饰,橱窗里摆放着精美的器物。居住条件与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2009年前,他家的房子是人畜混住,只有一个二层楼,下面是牛圈牲口棚,上面一家人吃饭睡觉,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家那时的全部家当,用一头牛拉个车就搬走了。图为高老现在客厅里的藏族灶台,这些是过节的时候才启用的,平时做饭都在厢房的厨房里。
高老爱马,这匹马是第一次贷款后买的,也是他家脱贫致富的功臣。年轻一代的牧民更喜欢骑摩托放牧,但高老还是坚持传统骑马放牧,他觉得摩托没有他的马通人性,上坡下坡如履平地。
除了马,高老家还有小轿车和摩托车。高老2010年考了驾照,2015年买了这辆车。他和二儿子三木智平时进城、走亲戚,或者出门卖酥油、曲拉酸奶都开这车。
草场上,挤奶是女人们的活儿,需要耐心细心,还需要体力。卡毛吉挤完一头牛的奶,下一头就会朝她走来,她会给牛喂一点盐巴。
高老邻居家的孩子追着小牛犊玩耍,他们从小就听着孙悟空的故事,玩着西游记的游戏,耳濡目染着放牧牛羊的技能。
当家里有客人时,三木智就会从父亲高老手中接过马缰,到草场上去放牧牛群。高老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去了拉萨,在那里做酥油糌粑生意;小儿子按照当地的风俗,到自己妻子家当上门女婿了;二儿子三木智跟着他一起放牧,照顾那一百多头牛,继承祖祖辈辈的放牧事业。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