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将至,记住“一忌,二怕,三吃”,遵循祖宗传统,健康入伏

三伏天将至,记住“一忌,二怕,三吃”,遵循祖宗传统,健康入伏
2024年06月30日 09:38 简食记

“三伏”一词最早见于《史记·秦本纪》中的“秦德公二年初伏”,但具体起源难以精确考证。三伏的划分基于阴阳五行和干支历法,与夏至紧密相关。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每伏约持续10天,但中伏有时会延长至20天,这便是“闰中伏”的说法。

三伏天的设定,体现了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夏至阳气达到顶峰后逐渐转阴,但地面积累的热量仍需一段时间释放,这段时间便是三伏。通过“伏”字,形象地表达了阳气潜藏、阴气渐长的自然规律。

在三伏天,人们注重“冬病夏治”,利用这段时期进行艾灸、拔罐等中医调理,以达到预防和治疗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此外,饮食上也有吃清凉解暑食物的习俗,如西瓜、苦瓜、莲子等,以助于清热解毒,平衡体内阴阳。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的三伏习俗,如江南地区的“喝伏茶”、北方的“头伏饺子二伏面”等。三伏天将至,记住“一忌,二怕,三吃”,遵循祖宗传统,健康入伏

一忌

忌贪凉过度:三伏天天气炎热,人们容易贪凉,如大量饮用冰镇饮料、长时间吹空调等。但过度贪凉会导致体内阳气受损等问题。因此,应适当控制室内温度,避免直接对着空调或风扇吹,少食寒凉食物,保护好脾胃。

二怕

1. 怕情绪波动:高温天气易使人情绪烦躁,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会影响心神安宁,进而影响身体健康。保持平和心态,适当进行放松和冥想,有助于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 怕运动过度:虽然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但在三伏天过度剧烈运动则可能导致体能消耗过大,出汗过多,甚至出现中暑现象。建议选择清晨或傍晚较为凉爽的时间进行散步、瑜伽、太极等温和运动。

三吃

1. 吃清淡利湿:多吃黄瓜、西瓜、冬瓜、薏米等具有清热解暑、利湿效果的食物,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减轻暑热带来的不适。

2. 吃养心安神:如红豆、莲子、百合、红枣等,这类食物能够滋养心脏,安定心神,对抗夏日心火旺盛导致的失眠、心悸等问题。

3. 吃补气养阴:三伏天人体易出汗,消耗较多津液,可适当食用银耳、枸杞、蜂蜜、鸭肉等食物,既能补气又能养阴,帮助恢复体力,滋润身体。

鸭子汤

新鲜鸭子半只或一只,根据人数调整;姜几片;大葱一根,切段;料酒适量;清水足够覆盖鸭子;盐;花椒几粒;

将鸭子洗净,去除内脏、羽毛残留及多余脂肪,切成块。如果不喜欢油腻,可以先用沸水焯水,去除血水和杂质,捞出冲洗干净。在大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放入鸭块、几片姜、一些葱段和少许料酒,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浮沫主要是血水和杂质,撇净能让汤色更清澈。

撇净浮沫后,加入花椒粒(如果使用),并将火调至小火,慢炖1-2小时。期间注意撇去可能产生的少量浮油,保持汤的清爽。根据个人喜好,在汤快炖好的时候,可以加入胡萝卜、冬瓜、白萝卜或香菇等蔬菜,继续炖煮约20-30分钟,直至蔬菜熟透。

在即将出锅前,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调味,也可以加入少许胡椒粉增加风味。最后,将汤和鸭肉、蔬菜一同盛出,撒上葱花或香菜增香,即可上桌享用。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这儿,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若您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简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是一场荒芜孤独的旅行,冷暖自知,苦乐在心,照顾好自己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