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2碗汤,不用医生帮,赶走脾虚、寒湿和秋燥,养肺健脾少生病

秋天2碗汤,不用医生帮,赶走脾虚、寒湿和秋燥,养肺健脾少生病
2023年08月31日 21:07 羊爸爸育儿

由于今年季节的特殊性,这个秋季的养生,要分初秋,中秋两步走。

今年三伏夏行秋令,整体气温偏低,且雨水多。

从五运六气来看,今年岁运少火。整体来看这一整年,火运弱

从五行来看,火生土,火弱,那么脾土也可能跟着弱。一旦土弱不制水,就容易出现水湿泛滥的情况。

可以说,今年的入秋,是近些年来湿邪最重的。

所以,虽然已经出伏这么久了,已经是秋天了,却还有这么多的雨水。甚至前段时间还爆发了那么严重的洪涝灾害。

这导致了很多大朋友小朋友,肺、脾囤积了大量的寒湿痰饮。这些痰饮在阳气旺盛的三伏天,被阳气牢牢压制在体内,没法兴风作浪。

等到立秋以后,体表阳气变弱。这个时候体内寒湿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湿邪刚表现出来的时候,是比较好解决的,一旦深入身体里了,就难办了。

因此,今年初秋,第一件大事就是健脾祛湿。

焦米汤——健脾祛湿

初秋时节,推荐健脾燥湿为主的食疗,先帮助脾肺运化掉长夏留存下来的湿浊之气。

从现在到白露,都可以喝的——焦米汤。

-焦米汤-

1.将大米淘洗干净,晾干水分。

2.将大米倒入锅中,中小火慢慢炒,炒至大米变焦黄色。

3.盛起来装进容器里,放凉备用。

3.取焦米适量,泡水、煮粥都可以。

焦米汤,健脾燥湿,止泻。同时大米本身入肺、脾经,具有补肺益气之功,适合初秋。

这些人适合喝焦米汤:

1.入秋以后大便糖稀,黏马桶、不成形。

2.夏天瓜果吃多了,入秋后经常拉肚子的人。

3:出汗多,汗黏黏糊糊的,困倦乏力,不爱运动的人。

没有这些表现,入秋后想保健脾胃,焦米汤也可以作为脾胃的日常保健方,一周1~2次。

遇上秋季腹泻,将焦米煮粥,就可以作为腹泻的“病号餐”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慢慢到了白露,初秋也就过完了。

白露之后,才真正开始行秋令,天气肃降,秋燥起来了。

此时,才适合做秋天养生的第二件大事,养肺润燥。

白茅根梨汤——养肺润燥

秋之养,当属养肺。

中医里,秋天对应人体肺脏,肺为人体对外的“卫士”。秋天好好养肺,可以增强肺气,增强身体对在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后期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几率。

白露之后,秋天本身的“燥之气”才显现出来。

我们容易感觉口干舌燥,嗓子干,皮肤干燥起皮,甚至出现流鼻血的症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燥”。

出现以上这些症状,就可以用到养阴润燥的食疗,来滋阴补肺。

这里推荐白茅根梨汤。

-白茅根梨汤-

【食材】

白茅根 | 3克

秋月梨 | 1个,冰糖 |1块

水 | 适量

【做法】

1. 梨洗净切块。

2. 将梨肉和白茅根一起入锅,加入适量水。

3.直接炖煮至梨肉熟透即可。

4.这是1人份的量。

为秋天的时令水果,入肺、胃二经,可滋阴润燥,上养肺阴,下润大肠。

白茅根入肺,膀胱经,小肠经,擅止鼻血,清热利尿,兼顾补中。对于秋季肺火上炎导致的爱流鼻血,效果很好。

白茅根梨糖水的适应人群:

1. 皮肤干痒的人。

2. 秋天流鼻血次数多的人。

3. 嗓子沙哑、干痒的人。

4. 夏天都还好好的,一到了秋天,就便秘的人。

这款食疗偏向于凉润,正常一周2次即可。

对于白露之后脾胃仍然虚寒、湿重的孩子来说,不建议长期喝白茅根梨汤。

这类孩子,可以喝补脾肺的四神汤。四神汤补脾肺,还能祛湿,更重要的是不寒脾胃。

把湿运化掉了,津液都利用起来,燥也就缓解了。

除此之外,饥来则食,困来则眠,无需百种须索,千般计较。

常道天凉好个秋,愿你度个好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