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地摊概念后,我发现有笔钱真的很难赚

炒作地摊概念后,我发现有笔钱真的很难赚
2020年06月09日 16:28 小丫成长笔记

闲时去翻早前加的一个深圳购房群,正巧看到里面有个90后的单身姑娘,毕业5年就攒下了一笔钱,迫切地想在深圳买一套房,正在到处找人打听南山、宝安两区的房源信息,哪怕是老破小的单间都行,就是想赶紧搭上深圳的车,甚至问有没有人愿意合伙一起搞一套面积大点的。

不得不说,不少90后的想法真的很活泛,胆子大,目标明确,所接触到的信息丰富度也完全不输80后。所以该赚钱的时候,他们一点也没比80后少赚。

想想我毕业五年的时候在干嘛呢?

当时的我,虽然比起刚入社会时已经彻底经济独立,但困扰着自己的问题,仍然是兼顾家庭之余能积攒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小金库,增强经济上的安全感。除了埋头工作,一心攒钱,买房这种事压根没有想过,甚至从未关心过深圳的楼市讯息。

如果按照《稀缺》一书的理论来看,当时我的“管道”中,充斥着的一定是“家庭”、“工作”、“攒钱”这三样信息,很难腾挪出其他“带宽”装进诸如“投资”、“买房”这类场外赚钱的信息,并对这些“一无所知”。

有句话近几年我一直用它默默激励自己:

你永远赚不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那部分钱。

我原来以为,促使我们去探索、发现更多未知的是好奇心,但后来才发现,赚钱也能成为强动力。

你赚钱的欲望越强烈,就越想要搞清楚有哪些方式能赚钱,那些赚到钱的人都做对了什么。

试想一下,所有的结果都是由无数的选择得来的,而面临选择时,我们的大脑必定要经过一番权衡分析才会做出决策——对未知的可能性进行押注——当我们的认知不同,哪怕面对同一道问题,所做出的选择也会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同样一座冰山,有人只看到浮出水面的一部分,

有人还“看到”了水下更深处的那部分

认知强的人,有机会得到更好的结果;认知弱的人,很难拿到好结果,偶尔有运气好的盲选到了好结果,但这种运气并不可持续,某一天在遇见类似的问题时,他可能会再度凭运气把赚来的都赔回去。

有个新鲜又典型的例子,就是最近被炒作的“地摊经济概念”。

上周地摊经济概念被炒得火热,五菱单凭一款地摊神车股价就狂涨3天,涨幅足足超过270%,还有生产遮阳伞的浙江永强也成为地摊概念股的上涨主力军。如果说这两家好歹是凭“本事”涨起来的,那些通过店面营销的商场和生产内衣的企业也跟着“鸡犬升天”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摆明了,这是一场过度狂欢,恶性炒作。

降温来得飞快,本周一地摊概念重挫,聪明人在嗅到领导“地摊是人间烟火、中国生机”这句话透露出来的讯息时就火速行动,并在短短一周内完成了漂亮的收割,而被套住的,往往是不明就里看到市场热火朝天就跟风冲进去的那批人。

在这个过程中:

有的人知道“地摊经济”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被地方政府提上日程,但他们无法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投资上的认知,更多的还是作为民生新闻了解。

有的人不但知道这些信息,还能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投资上的初级认知,明白“地摊经济概念”有利可图,有的还会跟风操作,但他们想不到“地摊经济”背后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譬如卫生、安全、交通、竞争等问题,以及各地方政府可能收紧的地摊管制,容易成为接棒的那一茬。

而有的人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更深层的投资认知,不但看到了短期炒作的情绪波动,还看到了中长期那些地摊概念股价格和价值的偏离程度,守住值得守的,及时舍弃应舍弃的,并最终提高获利的概率。

说到底,赚钱的差距,本质上反映的是认知的差距,然后还有一点运气。

职场上高估自己认知的事情其实也不少见。

比如后悔自己做的某个职业选择,如果5年前没有选择做这个而是选择做那个,或许自己可以发展的更好,而不是委屈在如今的岗位上。

但把时间拨回到5年前,恐怕你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以那个时候的认知能力,你对两个机会所能做出的判断也就那样了。

之所以会在5年之后感到后悔,其实正是源于这5年的工作积累,让你的认知发生了改变。如果你的认知进步巨大,那么更应该看到的是,下一个5年还有更好的机会等着被你选择和努力。

所以,在赚钱这件事上,我们必须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而不是聪明人,然后用最一些笨方法去提升它——坚持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积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