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阶段的感统平衡仪,有望为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带来希望

在研阶段的感统平衡仪,有望为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带来希望
2021年07月02日 09:22 金博智慧家长课堂

【导读】

平衡能力是人体维持站立、行走以及协调地完成各种动作的重要保障。人体的姿势平衡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对视觉、前庭觉和本体感觉信息的协调和对运动效应器的控制。平衡仪训练对发育性协调障碍(DCD)儿童平衡能力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产品概念图(非实物)

平衡训练仪已取得新型专利证书

发育性协调障碍(DCD)

它是一种神经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患儿在粗大/或精细运动技能方面存在困难。与同龄儿童相比,他们常需花费更长时间来学会一项新技能;即便掌握了这项技能,动作执行也会笨拙、缓慢,或缺乏精确性,从而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游戏和学习。

当前DCD主要干预手段就是感觉统合训练。

训练原理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儿童的平衡能力受到支撑面的大小、支撑面的稳定性及体态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专利权人,金博智慧创始人兼CEO 褚明礼先生

由于躯体姿势的任何变化都会改变其当前的感觉反应及反馈模式,从而进一步影响姿势稳定性,因此,研究用于平衡的运动策略相当重要。

在姿势矫正过程中改变头部位置可能会改变用于平衡控制的视觉和前庭反馈。

姿势稳定性不仅需要可靠的感官信息,而且需要适当的运动反应,以将重心定位在支撑基内。运动反应包括髋关节策略和踝关节策略及跨步策略的协调进行,在不同的环境下以最恰当的方式完成目标任务。

1、当支撑面积较大且坚固时

若躯体受到一个较小的外界干扰,身体重心则以踝关节为轴心进行前后左右的调整,以保持姿势稳定;

2、当支撑面小于双足面积时

若受到一个较大的外界干扰,躯体则会通过髋关节的屈伸来调整重心以应对更大和更快的扰动,从而减少身体摆动而保持平衡;

3、如果外力干扰过大致重心超出稳定极限

髋策略及踝策略无法作出进一步应答,机体则启动跨步策略,向一侧快速迈出一步以重新建立平衡。正常个体通常组合使用上述3种策略。

平衡仪能够通过压力传感器,准确识别患儿足底压力分布情况,根据训练目标的不同,给予患儿最直观的视觉刺激,让患儿更加明确其躯干倾斜的角度及自身重心移动的变化,引导患儿不断调整躯体位置,促进前庭、本体及视觉三者之间协调整合,共同维持姿势平衡,与感统训练相结合,效果更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