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核分枝杆菌肺部感染如何诊治?上海专家经验全分享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部感染如何诊治?上海专家经验全分享
2021年11月03日 19:30 医学界呼吸频道V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第三届呼吸系统疑难、少见病临床诊治浦东论坛》“解”疑难,“见”少见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是指由NTM感染肺脏,并引起了肺组织病变。NTM肺病的临床特征与肺结核极为相似,临床医师极易误诊误治,由于治疗方法与肺结核不同,一旦误治,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那么,NTM肺部感染应该如何治疗,近年又有什么新进展、新突破呢?

别急,10月29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呼吸系统疑难、少见病临床诊治浦江论坛”上,来自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的沙巍教给大家带来了“非结核分枝杆菌肺部感染诊治新进展”专题授课。还等什么,一起来看!

在介绍相关诊治新进展之前,沙巍教授首先带大家回顾了NTM肺病的几种常见临床表现:

1.大多数患者肺部已有基础疾病;

2.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肺结核极为相似;

3.全身中毒症状等较肺结核稍轻;

4.多数人发病缓慢,常表现为慢性肺部疾病的恶化;

5.急性发病可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气急、盗汗、低热、乏力、消瘦和萎靡不振等症状。

会上沙巍教授详细介绍了NTM的常见临床表现外,还就NTM的影像学表现、诊断标准、治疗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就让我们跟着沙巍教授好好学习吧!

NTM肺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

1.多发结节影、斑片及小斑片样实变影;

2.薄壁空洞影;

3.右肺中叶和左肺舌段小叶中央结节(树芽征)合并支气管扩张;

4.纤维条索影;

5.病灶可累及双肺下叶;

6.较少出现胸腔积液。

同时沙巍教授还详细分析了不同影像学分型,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1.纤维空洞型

图1

2.结节支气管扩张型

图2

3.混合型(疾病进展到晚期比较常见)

图3

还有一些少见的影像学表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医学界医生站APP查看相关回放内容。

除了以上内容外,沙巍教授还指出临床实验室在NTM肺病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家需要关注呼吸道样本、样品处理与培养、菌种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DST)等内容。

获取呼吸道样本应注意哪些

1.多次、长间隔送检标本;

2.建议送2次以上痰检;

3.空洞型NTM肺病送痰标本即可;

4.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培养的阳性率较高;

5.采样和送检过程中均需避免污染。

如何区分MTB(结核分枝杆菌)和NTM

沙巍教授指出确定治疗前一定要区分MTB和NTM,可以使用MPT64抗原检测,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特异性抗原MPT64。该检测方法可以用于固体或液体的阳性培养物,不能直接用于痰,15分钟内可获得结果,与标准的生化检测相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图4

注意事项:

1.当MTB编码MPB64抗原的基因发生突变时,会出现假阴性的结果,发生机率多在0%-3%之间;

2.检测灵敏度与MPB64抗原的分泌量有关,有些情况下获得阴性结果的标本延长培养时间后可获得阳性结果;

3.个别NTM菌种,如海分枝杆菌和浅黄分枝杆菌,可产生微量MPB64抗原,因此检测呈弱阳性结果;

4.当MTBc-NTM共同生长时,报告结果为阳性,无法反映NTM的存在。

如何确诊,有哪些诊断标准

具有呼吸系统症状和(或)全身症状,胸部影像学符合NTM表现,已排除其他疾病,在确保标本无外源性污染的前提下,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做出NTM肺病的诊断:

①痰NTM培养2次均为同一致病菌;

②BALF中NTM培养阳性1次;

③经支气管镜或其他途径的肺活组织检查,发现分枝杆菌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性改变(肉芽肿性炎症或抗酸染色阳性),并且NTM培养阳性;

④肺活组织检查发现分枝杆菌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性改变(肉芽肿性炎症或抗酸染色阳性),并且痰标本和(或)BALF中NTM培养阳性≥1次。

同时沙巍教授还指出诊断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病灶符合NTM特征性表现是诊断肺病的首要条件;痰多次培养到相同的NTM必须排除上呼吸道污染;尽可能行BALF培养,痰单纯培养一次并不能确诊;分子生物学鉴定不能代替痰培养作为诊断依据,可能存在结核和NTM同时存在的情况。

如何治疗

(一)美国最新指南解读

1.建议:对于符合NTM肺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建议立即开始治疗,而不是等待,尤其是在抗酸杆菌痰涂片阳性和(或)空洞性肺病的情况下;

2.证据摘要:没有随机对照试验来检验治疗对生存率或生活质量的影响,有限的回顾性观察数据未能证明NTM肺病的治疗比观察等待更能延长生存期;

3.理由和实施注意事项:对NTM肺病进行抗菌治疗的决定应根据临床因素、感染种类和患者个体的优先顺序进行个体化制定。

(二)NTM肺病治疗原则

A.5-6种药物联合;

B.以新大环内酯类为核心药物;

C.不同病原不同方案;

D.疑似病例不进行诊断性治疗;

E.强化期:6-12个月,总疗程:痰菌阴转后12个月。

(三)MAC(鸟复合分枝杆菌)的治疗方案

1.肺内非空洞性结节或支气管扩张性的MAC肺病患者:每周3次的治疗方案:克拉霉素1000mg(或阿奇霉素500mg)、利福平600mg和乙胺丁醇25mg/kg;

2.对伴有空洞或严重/进展性支气管扩张性的MAC肺病患者:每日治疗方案为:克拉霉素1000mg(或阿奇霉素250mg)、利福平450-600mg和乙胺丁醇15mg/kg;

3.伴有空洞或进展/严重支气管扩张或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的MAC肺病患者,建议给予包括阿米卡星或链霉素肠外给药在内的初始治疗方案。

同时需注意:对于大环内酯类敏感鸟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患者,建议以阿奇霉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而不是基于克拉霉素的治疗方案;在初始治疗方案中,阿奇霉素优于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的耐受性更好,细胞色素P450系统介导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比克拉霉素更少)

(四)堪萨斯分枝杆菌病的治疗方案

1.每日治疗方案:利福平10mg/kg(最大量为600mg)、乙胺丁醇15mg/kg、异烟肼5mg/kg(最大量为300mg)或克拉霉素1000mg或阿奇霉素250mg;

2.对利福平耐药者,推荐以体外药敏试验为基础,由3-4种药物组成治疗方案,包括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莫西沙星、乙胺丁醇、磺胺甲嗯唑或链霉素。

(五)脓肿分枝杆菌(M.abscessus)治疗方案

1.强化期(2-4月):1-2种静脉用药+口服大环内酯类(包含3种活性药物),静脉药物可选择头孢西丁(200mg/kg单次,最大剂12g/天)、阿米卡星(10-15mg/kg,肾功不全者可隔日)、亚胺培南(500-1000mg/天,分2-4次)、替加环素(50mg每日两次);

2.巩固期:口服3种抗NTM药物及大环内酯类,口服药物包括氟喹诺酮、利奈唑胺、氯法齐明或雾化阿米卡星;

3.疗程:阴转后12个月;

4.病灶局限:抗NTM两月以上可以手术治疗。

对于诱导型或大环内酯类耐药突变菌株引起的M.abscessus肺病患者,尽管在多药方案中大环内酯类不作为活性药物,如果使用该类药物具有免疫调节特性,建议治疗方案中包含大环内酯类药物。沙巍教授还总结了治疗中需注意密切随访观察,参考药敏结果,内科联合外科,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或停药。

外科治疗

最后沙巍教授还介绍了外科治疗的相关内容。沙巍教授指出在诊断时就应将外科治疗纳入考虑中,在复发时更应考虑外科治疗,病灶局限的重症疾病是有手术指征的,手术应该在具有丰富NTM病诊治经验的治疗中心进行,同时在治疗前应进行内科治疗,术后疗程为痰菌阴转后12个月单发的NTM结节手术后可不进行治疗。

本文首发:医学界呼吸频道

本文作者:李自平

责任编辑:戴戴 章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