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为何盯上糖尿病患者?3个病例带你明确诊治重点!

肺炎为何盯上糖尿病患者?3个病例带你明确诊治重点!
2024年06月24日 19:31 医学界呼吸频道V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这类患者需引起高度警觉

撰文 | 张泰胜

近期,在临床实践中,笔者接触到了不少糖尿病合并肺炎的病例。然而,这些患者的症状不仅特殊,甚至部分患者未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不易被察觉,容易导致漏诊或误诊的情况发生。接下来,我们从3个病例导入一起学习。

病例一:

患者男性,57岁,确诊2型糖尿病10年,此次为进一步稳定血糖入院进行调控。入院后晚完善胸部CT提示:左侧肺部感染;降钙素原(PCT)提示轻度升高。

病例二:

患者女性,60岁,确诊2型糖尿病12年余,此次因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出现下肢麻木入院进行治疗及控糖。完善胸部CT提示双侧少许渗出灶,考虑肺炎。

病例三:

患者女性,66岁,确诊2型糖尿病病史10年余,此次因空腹血糖持续升高控制欠佳前来就诊入院治疗。自诉偶有咳嗽,完善胸部CT提示:右侧肺部有明显渗出灶,考虑肺部感染;PCT轻度升高。

审视上述3则病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病原菌生存的优质环境,二是气道防御功能受损,三是慢性肺功能减退。此类患者住院率较高,且临床症状不具典型性。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在临床早期诊断难度较大,易于漏诊,若未能及时确诊,可能导致严重肺炎,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

在实际中,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而在糖尿病相关感染中,肺部感染所占比例高达50%[2]。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的肺部听诊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糖尿病合并肺炎发生机制

在高糖环境下,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受限的现象较为常见:

1)糖尿病患者糖代谢障碍导致蛋白合成减少、分解加速,进而影响免疫球蛋白、抗体、补体合成及淋巴细胞转化率。此外,患者体内白细胞的迁移、趋化、吞噬和杀菌能力显著下降。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体液免疫功能受损,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亦降低。

2)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是泌尿道感染发生的基础。高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繁殖,糖尿病长期高糖状态可引起血浆渗透压改变,抑制细胞吞噬能力,从而促进细菌繁殖并降低免疫细胞吞噬能力,使病情恶化[3,4]

在整体免疫水平下降的背景下,糖尿病还可能对肺部及气管的局部状况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增加肺炎的发生几率:

1)巨噬细胞在病原微生物识别方面的效率降低,其内部溶酶体的杀菌能力亦随之减弱;此外,巨噬细胞内的抑菌因子减少,导致抗原传递作用降低,从而使肺部防御机制存在缺陷。

2)特异性糖基化产物生成增加,导致胶原蛋白降解减少,引起肺部顺应性降低;特异性糖基化产物还可与其受体互相结合,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导致肺部通透性增加,肺部通气及弥散功能均受影响,易导致病原体堆积。

3)糖尿病患者纤毛清除能力减弱,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副交感神经调节支气管蠕动能力降低,引起支气管痉挛。导致病原体及呼吸道分泌物停留在局部引起寄植及繁衍。

4)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糖尿病食道病变,如返流性食管炎;糖尿病患者中发生胃食管反流几率高于普通人,可能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所导致的食管动力异常有关,无症状胃食管反流糖尿病患者比例更高;频繁食道返流可增加吸入性肺炎发生风险[2,5-6]

不同病原体感染的肺炎有何特点

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多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流感病毒及腺病毒是糖尿病合并肺炎的常见病原体。

然而,无论是社区还是院内获得性肺炎,糖尿病均属于易感因素,同时真菌性肺炎感染的风险也相应提高。

各类病原体导致的肺炎在临床表现上存在差异(参见表1):

表1 不同病原体引起肺炎相应特征或改变[7]

糖尿病与结核杆菌感染相结合的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全球范围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发生率依然较高,且抗药性感染呈现上升趋势。糖尿病与肺结核的共同存在可能导致恶性循环。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对糖尿病和肺结核实施双向筛查与综合管理[1]。全球结核病防控领域正面临耐多药结核(MDR-TB)和利福平耐药(RR-TB)两大严重挑战。据WHO统计,2017年全球新发RR-TB病例数为55.8万例,其中MDR-TB病例数为46万例[8]。此外,耐药结核(DR-TB)可分为多种类型:单耐药结核病(单DR-TB)、RR-TB、MDR-TB以及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9]

糖尿病是耐药结核促成的诱因之一,肺结核在影像学表现多样,包括空洞、实变、结节灶和斑片影等,多种形态可同时出现在同一病例中。当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时,病变可沿支气管扩散,更多表现为大片状渗出、干酪样肺炎和空洞比例较高。此类病变可跨段、叶分布,亦可发生于非典型部位如中叶、舌叶、下叶基底段,其典型表现为虫蚀样空洞。此外,“树芽征”、空洞和实变影亦为结核活动征象[1]

老年群体诊治中应注意什么?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死率较高,临床症状严重。当血糖控制不佳时,预后尤为不佳。一旦出现肺部感染,常伴有两种或多种致病菌感染,其中以耐药菌株较为常见。患者病情通常严重且复杂,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繁多,病死率上升[10]

与此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群体的基础代谢和器官代偿能力逐渐减弱,免疫力显著降低。由于呼吸道长期与外界相通,容易接触到各类病原菌,从而诱发肺部感染。在糖尿病患者中,糖脂代谢紊乱进一步加剧了免疫功能的损害,使得感染的风险上升,同时治疗难度也相应加大[11]

在研究中,发现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关联风险因素包括:病程、住院时长、肺功能失常、肺部并发症、低蛋白血症,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7.0%或空腹血糖持续不降≥11.1mmol/L)这些因素均为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风险不仅会加剧,而且对该病的预后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12]

参考文献:

[1]郑晓燕,易华华,周敏.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临床诊治中需要关注的问题[J].内科理论与实践,2024,19(01):13-1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糖尿病合并肺炎诊治路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43(8):639-647

[3]董玉梅,等,糖尿病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特点与治疗[J],医药导报,2016,35(06)

[4]黄旭明等,泌尿道感染继发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11)

[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6):540-557.

[6]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人胃食管反流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8):883-896

[7]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4):1-27

[8]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中国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42(10):733-749

[9]Sultana ZZ, Hoque FU, Beyene J, Akhlak-Ul-Islam M, Khan MHR, Ahmed S, Hawlader DH, Hossain A. HIV infection and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C Infect Dis. 2021 Jan 11;21(1):51.

[10]彭侠,董永苍.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名医,2023,(07):51-53.

[11]吴思,张赟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4,30(01):33-37+49.

[12]屈晓敏,孙晓再,王磊.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3,18(01):73-76+81.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