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化蝶”传说源自飞舞的裙子?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化蝶”传说源自飞舞的裙子?
2022年09月18日 14:36 汉周读书V

《宁波府志》、《鄞县志》、《义忠王庙记》等史料记载:梁山伯,会稽人,曾担任鄞县县令,一说为鄮县县令,任内政绩卓著,曾因治理水患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梁氏族谱》记载,福建梁氏始祖梁选,生四子,文行、文德、文仲、文臻,其中第四子文臻,字山伯。宁波一带百姓相传,当年发生饥荒,梁山伯曾违反朝廷禁令,擅自开仓赈灾,被皇帝处死,晋安帝追封梁山伯为“义忠王”。宋代大观年间,明州(宁波)知府李茂成在《义忠王庙记》中记载:梁山伯生于东晋永和八年(公元352年)三月初一,卒于宁康元年(373年)八月十六,享年二十一岁。

梁山伯,名处仁,字山伯,自幼聪慧有奇,长就学,笃好坟典。师从名师,大约十五六岁时,在去往钱塘(杭州)求学,渡船时与祝英台相识。祝英台女扮男装,容止端伟,自称姓祝,名贞,字信斋,浙江上虞县祝家庄人。祝英台从容和梁山伯讨论旨奥,怡然自得。两个年轻人交谈甚欢,于是相约同行,前往钱塘求学。三年后,祝英台思念亲人,提前返回家乡,梁山伯又读了两年,才返回故里,特意到上虞寻找同窗好友祝信斋,结果一打听,上虞根本没人认识这个所谓的“祝信斋”。后来,一个老头笑着对梁山伯说:“我知道了,你说这人能写文章,莫非就是祝家九娘祝英台?”于是,老头欣然引路,同窗好友相见,梁山伯得知信斋贤弟是个女儿身,虽然有些尴尬,但毕竟是相处多年,还是礼貌性诗酒而别。

离开祝家庄,梁山伯怅然,思来想去,觉得祝英台是个好女孩,于是回家告知父母,向祝英台求亲。可惜的是,祝英台早已许配给了鄮城廊头的马姓男子马文才。......简文帝招贤纳士,梁山伯被朝廷任命为鄮县令,后来生病,临终前叮嘱身边的仆人:“鄮西清道源九陇墟为葬之地也!”随后病逝。第二年暮春时节,祝英台出嫁,乘流西来,当时浪很大,船萦回莫进,众人大为惊骇,问撑船的船家发生了什么事儿,船家手指远处某地说:“不要怕,不远处是县令梁山伯的坟茔。”祝英台下船来到梁山伯的墓地祭奠,悲伤哭泣之时,忽然地裂,随行的人慌忙去拉扯祝英台的裙子,但是没能拉起祝英台,祝英台掉进地缝,消失于泥土之中。但是被人扯下的裙子飘于空中,飘到董溪西屿才坠落下来,这一场景成了“化蝶”传说的源头。

后马家人告官,挖掘坟墓,却发现有巨蛇护冢,只得作罢。郡官认为事情怪异,就上报了朝廷,丞相谢安奏请皇帝,把这座合葬墓封为“义妇冢”,并立碑于江左。 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孙恩发动叛乱,攻占了会稽,叛军进入鄮县,弃碑于江。 太尉刘裕奉命征讨叛贼,他梦见梁山伯相助,后来叛军逃进了海里。 刘裕奏报朝廷,认为是梁山伯显灵救了官军,晋安帝于是褒封梁山伯为“义忠神圣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