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从口出!南朝一代文学领袖,犯了很低级的错误,断送了自己

祸从口出!南朝一代文学领袖,犯了很低级的错误,断送了自己
2022年09月21日 11:55 汉周读书V

南北朝南朝齐、梁时期,有个著名的才子叫沈约,不仅风流倜傥,容貌俊美,而且才华横溢。作为南朝文坛领袖,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在《破阵子》词中写道:“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其中的“沈腰”就是说沈约瘦削的腰部,后来“沈腰潘鬓”被用来形容美男子。沈约和当皇帝之前的萧衍原本都是南齐的大臣,萧衍逐渐掌控了南齐的军政大权,沈约不失时机鼓动萧衍废黜齐和帝,自称皇帝。

萧衍建梁称帝不久,打算效仿曹丕善待汉献帝,给齐和帝一块封地养老,沈约多了一句嘴,结果齐和帝因此丧命。沈约的原话是:“今古殊事,魏武所云,‘不可慕虚名而受实祸’。”——现在和古时候的情况不一样,想当年曹操说过“不可慕虚名而受实祸。”梁武帝萧衍最终逼迫齐和帝吞金,齐和帝拒绝后喝得烂醉如泥,被梁武帝的亲信杀掉,时年仅十五岁。天监二年(503年),沈约的母亲去世,皇帝亲自前往凭吊。因沈约年老体衰,不能悲伤过度,所以皇帝派中书舍人帮沈约谢绝宾客来访。作为开国功臣,沈约可谓荣宠一时。梁武帝萧衍因为喜好文学,常常在大臣面前显摆自己的文学才华,可是和沈约比起来,明显逊色许多。有一天,梁武帝在宫中设宴,宴请文武大臣,宴席上,侍者端来产自淮北的石榴,江南的菱角,还有徐州的葡萄,豫州的板栗。梁武帝看到栗子,来了兴致,于是抓起一枚板栗说:“栗事多少?”——诸位,有谁知道栗子的典故有多少?没等大臣抢答,梁武帝就自顾自口若悬河说起了栗子的典故,表现欲很强的沈约也开始抖落自己的知识储备。

沈约离开朝堂的时候,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他对别人说:“此公护前,不让即羞死。”——老大死要面子,我不让着点儿,他会羞死的。好死不死的,这句话传到梁武帝的耳朵里,梁武帝非常生气,以其出言不逊,打算给沈约治罪,幸亏有大臣徐勉苦苦相劝,才不了了之。沈约很受打击,得了一场大病,他梦见自己被齐和帝用剑割掉了舌头,醒来异常恐惧。于是就请来道士,在家里做法事,沈约还对人说:“禅代之事,不由己出。”这话严重伤害了梁武帝的自尊心。

梁武帝派御医徐奘去给沈约治病,徐奘向皇帝汇报,沈约私下里请道士“奏赤章”做法事,属于违法行为。梁武帝大怒,决定老账新账一起算,于是派人多次去沈约家斥责他。沈约遭到严重惊吓,不久竟忧惧而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