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国军名将,孙立人和杜聿明相比,谁的军事才能更高?

都是国军名将,孙立人和杜聿明相比,谁的军事才能更高?
2022年08月08日 15:46 栓哥的历史课堂

解放战争时期,许多国军名将都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水准。比如王耀武,坐拥十万重兵,仅仅守了八天就把济南给丢了;再比如薛岳,在徐州“绥靖公署主任”的职位上只干了半年就老蒋撤了职,原因是“指挥无力,名声低落”。和这两人相比,孙立人和杜聿明的表现则要好很多,在解放战争中给我军制造过不少的困难。

那么,同是国军名将,孙立人和杜聿明相比,谁的军事才能更高一些呢?杜聿明由于是黄埔一期毕业,对老蒋又极为忠诚,因此很得老蒋赏识,在个人职务上比孙立人高很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孙立人都曾在杜聿明手下任过职。虽然在个人职务上比不过杜聿明,但若论军事才能的话,孙立人却要高出杜聿明一筹,下面这两个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一个例子就是野人山撤退。仁安羌大捷后,孙立人原本想继续向日军进攻,但此时英国人已经无心恋战,纷纷向印度撤退,单靠中国远征军已经无力扭转战局。随后在日军的不断猛攻下,腊戍和曼德勒先后失守,远征军的退路面临被日军切断的危险。史迪威和罗卓英命令中国远征军撤入印度,整军再战,老蒋却要求全军向北返回云南。

杜聿明作为老蒋的嫡系,忠实地执行了老蒋的命令,准备率领部队穿越野人山回国,并要求孙立人的38师殿后。孙立人认为野人山渺无人烟,补给也无着落,由此回国困难重重。他建议集中兵力突破当面日军,然后再沿滇缅公路回国。但杜聿明认为此时反攻毫无胜算,坚持要求孙立人服从命令,从野人山回国。

结果孙立人选择了抗命,率领38师从正面突破了日军的拦阻,顺利进入印度休整。杜聿明则率领第5军直属部队和新22师从野人山回国,因为迷路、饥饿和疾病等原因,部队损失惨重,共有3万多人葬身丛林,一代抗日名将戴安澜也在撤退途中殉国。从这件事上就足以看出杜聿明在对战局的判断和把握上要明显逊色于孙立人。

第二个战例是德惠战役。1947年2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包围了新1军第50师据守的德惠县城。当时城内的守军仅有7000余人,和我军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杜聿明因此认为第50师如果坚守的话很可能会全军覆没,因此他命令师长潘裕昆率部突围。潘裕昆向军长孙立人请示,孙立人认为我军远道奔袭,战斗力必然会受到影响,而德惠又有完整的防御工事,完全可以一战。

因此他命令潘裕昆不要理会杜聿明的命令,坚守德惠,自己亲率3个团前往增援。孙立人此举,极大增强了潘裕昆坚守的决心。最终他率部不仅顶住了我军5个昼夜的攻击,还给6纵造成了不小的伤亡。战后,老蒋给了潘裕昆极高的礼遇,并把50师命名为“中正师”。德惠战役,杜聿明在战局的判断上再次败给了孙立人。此后,孙立人和杜聿明多次在作战中发生分歧,最终被杜聿明排挤出了东北,由此远离了战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