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军纵横西北数十年,一直是我军的劲敌,为何49年被一野吊打?

马家军纵横西北数十年,一直是我军的劲敌,为何49年被一野吊打?
2023年03月02日 22:14 栓哥的历史课堂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马家军主要指盘踞在甘肃、宁夏和青海等地的地方军阀,他们的代表人物主要是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合称为“西北三马”。马家军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强,战斗力强悍,因此不论北洋政府还是老蒋,都拿他们没有办法。1933年的时候,老蒋曾想借孙殿英的手除掉“三马”。他任命孙殿英为青海西区屯垦督办,让他率领所部7万多人进攻宁夏。

孙殿英虽然在兵力上占优,但其部下多为步兵,战斗力和机动性都不如马家军,最终这场战斗以孙殿英的惨败告终。之后“西北三马”虽然名义上听老蒋调遣,但实际上都在各自辖区内当上了“土皇帝”。红军时期,马家军先是参加了对红25军的“追剿”,导致红25军政委吴焕先在四坡村战斗中牺牲;随后马家军又在甘肃和西路军作战,给我军造成了重大损失。

解放战争爆发后,老蒋为了拉拢马家军为自己卖命,先后任命马鸿逵和马鸿宾为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他们率领“青马”和“宁马”在西北和我军作战。当时西北野战军兵力有限,既要在正面抵挡胡宗南的数十万大军,还要防止马家军在背后偷袭,局面一度十分困难。然而到了1949年的时候,一直是我军劲敌的马家军,却遭到一野的吊打,迅速崩溃并覆灭,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49年的时候,一野不论在兵力还是武器装备上都占据了上风。当时一野进军西北的部队主要为第1、第2、第18和第19兵团,总兵力32万左右,而“青马”和“宁马”的总兵力仅有十万人左右。此外,第18和第19兵团经过平津战役和太原战役的补充,在火力对比上也压到了“青马”和“宁马”。在重炮和重机枪面前,马家军的骑兵优势荡然无存,如果再依靠骑兵冲锋,只能是送人头。

其次,当时胡宗南已经被我军打垮,马家军的侧翼失去了掩护,直接暴露在了我军的攻击火力之下。第三个原因就是“青马”和“宁马”为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并不一心。马步芳和马鸿逵虽然表面一团和气,但当张治中离职后,二人为了争夺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的位置而明争暗斗,闹得不可开交。因此,当我军进攻兰州时,马步芳一再请求马鸿逵出兵援助,但后者硬是一兵一卒也不派,坐看“青马”的覆灭。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我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已经爆棚了。因为马家军特别是“青马”和我军仇深似海,所以兰州战役打响的时候,我军人人请战,各个争先,只用了14天时间就攻克了马步芳和马继援号称“铜墙铁壁”的兰州,一举歼灭“青马”主力27000多人。兰州战役不仅使“青马”遭到了歼灭性打击,还打开了进军青海、宁夏和新疆的门户。不久后马鸿宾率部向我军投诚,而马鸿逵的主力则在金灵战役中被杨得志的第19兵团歼灭。至此,在西北横行了数十年之久的马家军全军覆没。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