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首创证券,岳清慧)
1 特斯拉发布人形机器人,宏伟蓝图计划尽显
1.1 马斯克伟大畅想
概念机:2021 年 8 月,马斯克在首届 AI DAY 上发布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Tesla Bot。 原型机:2022 年特斯拉 AI DAY 上,人形机器人 Optimus 首次亮相。从 步态行走技术来看,Tesla Bot 在 2022 年 4 月完成第一次步态行走,其后在 6 月、8 月、9 月持续完善行走功能。从功能来看,2022 年 10 月,Tesla Bot 具备了一定的抓取、搬运、上下料功能。 原型机新版本:特斯拉 2023 年度股东大会上,马斯克现场展示了 Optimus 最新的流畅行走、协同行走、识别并记忆周边环境等功能,并能在工 厂中执行简单任务。本次股东大会上,Optimus 展示了双手处理复杂任务的 能力,这是当前人形机器人较难做到的一部分。
仅 6 个月时间 Tesla Bot 从概念走向现实,随后 8 个月实现最 新版本 Optimus 推出,多版本迭代速度快,最新一版 Optimus 体现出: 1)精准控制力:Tesla Bot 电机转矩控制精密度提高,能够在运动过程 中执行多种任务,包括视觉分类积木和简单瑜伽动作。 2)精确神经网络视觉能力:目前特斯拉汽车的 FSD(全自动驾驶)系统 和人形机器人的底层模块已经打通,人形机器人可以使用 FSD 构建强大的视 觉系统。Optimus 拥有了自我校准手臂和腿部的能力,仅使用视觉和关节位 置编码器,可在空间中精准定位自己的肢体。
远期规划宏大,长期价值有望超越电动车。人形机器人是通用型机器人, 将在工厂、服务业、家庭等各个场景替代人工。马斯克在 2023 特斯拉股东大 会上对于人形机器人的长期空间做出了乐观的预测,他强调:“如果按照人和 机器人的数量为 2:1 比例的话,机器人的需求会远远超过车,特斯拉的长期 价值,其大部分价值将是擎天柱。”
1.2 解构 Optimus
1.2.1 硬件:Optimus 具有 28 个自由度,可演绎多高难度动作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借鉴汽车设计经验,将从传感到融合、再到充电管理 都汇集到这一系统内。机器人躯干处搭载了 2.3kWh、52V 电池包,集成充电 管理、传感器和冷却系统。机械结构上,Optimus 拥有 28 个身体执行器,模 拟人类关节与肌肉形态,形成旋转关节和线性关节演绎类人动作;灵巧手中单 手拥有 6 个执行器,11 个自由度,采用金属肌腱带动机器人精确抓住小而薄 的物体。
1.2.2 软件:FSD 自动驾驶 + Dojo 大脑,与电车共享数据源
特斯拉 FSD 系统已储备海量数据,人形机器人与电车共享数据源。 电车传回的数据与场景仿真生成的数据共同构成特斯拉 FSD 系统的数据 收集。特斯拉打通了 FSD 和机器人的底层模块,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算法复用, Optimus 可共享已有的大量 FSD 数据。2022 年 FSD beta 测试版本使用量 已由 2000 辆车提升到 16 万辆车。特斯拉计划于 22 年底向全部地区推 出 FSD beta,目前测试版软件的累计行驶里程已经突破 4000 万英里,至 22 年底数据量将大幅提升,有望超过 1 亿英里。
Tesla 超算 Dojo 发布,可进行大规模 AI 训练,加速 FSD 迭代。Optimus 大脑使用超算集群 Dojo,Tesla AI 公布 7 月 Dojo 已正式投产,Dojo 加入 了更多计算模块以换取更高的算力和效率,特斯拉算力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每个 Dojo 集成了 120 个训练模块,内置 3000 个 D1 芯片,将有超过 100 万个 训练节点。特斯拉推特官方账号 TESLA AI 预计,2024 年 2 月特斯拉的算力 规模将进入全球前五,2024 年 10 月特斯拉的算力总规模将达到 100 ExaFlods,相当于 30 万块英伟达 A100 显卡的算力总和。Dojo 能够处理庞大数 据量,一方面加速特斯拉的 Autopilot 和 FSD 系统的迭代,另一方面为 Optimus 提供算力支持。
1.3 多重优势,看好人形机器人广阔蓝海市场
政策支持,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有望加速。北京市发布《北京市促进通用 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2023-2025 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探索 具身智能、通用智能体和类脑智能等通用人工智能新路径,包括推动具身智 能系统研究及应用,突破机器人在开放环境、泛化场景、连续任务等复杂条 件下的感知、认知、决策技术。 行业演变,推动具身智能发展。5 月 17 日,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 官黄仁勋在 ITFWorld2023 半导体大会表示,人工智能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 智能”。 同时他也公布了 Nvidia VIMA 多模态具身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在视 觉文本提示的指导下执行复杂的任务。具身智能是将智能算法与机器人的感 知、行动和环境交互等能力结合,使机器人以更自然、更智能的方式与周边 环境进行交互并完成任务。马斯克也表示通用型 AI 算法未来将长期支持的特 斯拉机器人发展。因此,人形机器人能够和具身智能非常好地结合,是具身 智能的终极形态。
产品端原型机方案基本确立,特斯拉迈出关键的第一步。特斯拉人形机 器人原型机方案基本确立,后面进入验证和小批量量产阶段,有望快速迎来 量产落地,机器人行业将迎来整体性机会。我们认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优势 在于:1)广泛 To C 市场:人形机器人基于通用大模型计算学习,不限制固 定应用领域,运转时可根据指令生成相关代码并自主学习周遭环境。从专用 到通用场景的升级,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机器人应用场景,远期市场空间大。 2)迭代和进化速度快: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都使用占用网 络遵循“感知-认知-决策-执行”的运行逻辑, 数据引擎自成闭环,驱 动迭代开发。3)降本能力强:与电车技术同源利于降本,成熟供应链可直 接迁移。
2 优势一:广泛 To C 市场,人形机器人赛道远期市场规模达万亿
2.1 人形机器人具有场景通用性,可广泛运用多种工作场景
人形机器人打开通用场景大门,在特种工作场景具有不可替代性。相比 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使用场景具有通用性,理论上能完成所有人类进行 的非标任务,可被赋予更多商业价值。人形机器人的优势在于具有较高的行 动灵活性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并具有直接交互对话能力,可运用在多种 场景和广泛 C 端市场,在特种工作场景具有不可替代性。
2.2 AI 赋能,多场景远期空间大
AI 赋能感知能力、思考和决策能力,机器人更加通用。1)感知:一方 面,大模型的强拟合能力使得人形机器人在进行目标识别、避障、三维重建、 等任务时拥有更高的精确度;另一方面,大模型基于海量数据,提升场景泛 化效果。2)思考和决策:大模型让机器人拥有常识,从而具备通用性去完成 各种任务,彻底改变通用机器人实现的模式。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未来可期,蓝海市场远期空间大。根据优必选招股书, 预期 2026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 80 亿美元。高工机器 人产业研究所(GGII)预计 ,2026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在服务机器人中的渗透 率有望达到 3.5%,市场规模超 20 亿美元,到 2030 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 破 200 亿美元。
3 优势二:数据引擎自成闭环,迭代进化速度快
3.1 纯视觉解决方案,硬件造价低,技术门槛高
特斯拉采用纯视觉解决方案,技术突破造就高壁垒。纵观国内外自动驾 驶公司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两大路线:1)特斯拉纯视觉方案;2)其他公司多 模态(雷达、相机)融合方案。特斯拉 Optimus 将会使用“Occupancy Network” 占用网络从纯视觉方案出发解决通用障碍物检测来识别可行动区域。占用网 络是一种新的三维重建方法,可隐式地将三维曲面表示为深度神经网络分类 器的连续决策边界。占用网络优势如下: 1)硬件造价低,技术门槛较高 2)通用障碍物检测具备良好的泛化能力 3)视觉图像相较于雷达更为精确,数据源角度上限更高 通过占用网络,特斯拉可以把一些当前场景下遮挡静止物体和动态物体 也用体块来表示出来,这样就增加了特斯拉的视野域,让特斯拉可以对接下 来路径规划有了更多信息。
3.2 强化自动标注+训练能力,海量数据集自成闭环,追求高效
强化自动标注和训练能力,数据集自成闭环。对于深度学习,为了让模 型不断扩张感知领域,就需要不断将路面上可能出现目标类别添加数据集来 重新训练模型。数据引擎是特斯拉数据驱动系统的一部分,另外两个部分分 别为自动标注系统和仿真系统。 1)通过数据引擎,采集到的高价值数据将被送到自动标注系统快速的 生成 corner case 数据集,用来迭代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这一数据集,特斯拉得以建成数据闭环。 2)通过如此循环,特斯拉能够借助量产车队的扩张,收集并训练更多 的 corner case,从而逐步化解长尾难题,而这又要求特斯拉具备 更高效的数据标注及训练能力。 3)为了从海量数据中高效率筛选优质数据进行训练,特斯拉采用人工 +自动标注的方式,建立了针对海量原始视频数据的视频训练库。这 一训练库的优势在于将数据直接提供给云端进行训练,进一步提升 了训练效率。
特斯拉的数据闭环追求高效。不仅对数据引擎、自动标注和仿真系统效 率的不断提升,且与感知、算力系统拟合,使数据闭环提效的同时做到降本。
4 优势三:与电车技术同源利于降本,成熟供应链可直接迁移
4.1 与电车技术同源,降本核心为中国零部件供应链
特斯拉已有技术积淀可在人形机器人中复用,软件和电池基本都有成 熟的供应链或能够自制,但核心硬件零部件需要外采。根据 OFWeek 数据显 示,减速器、伺服、控制器占工业机器人成本的比例分别为 35%、20%、15%。 特斯拉已有技术积淀可在人形机器人中复用,Optimus 采用与特斯拉自动驾 驶汽车相同的计算硬件,比如 Optimus“大脑”运行在 Tesla SoC(系统级 芯片)上,导航用的 Autopilot 系统和电动车上类似。其成熟的汽车产业链 可直接迁移至机器人端,有利于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5 产业链梳理:快速响应+降本增效,国产供应链增量机会
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大趋势下,国产高性价比的零部件优势凸显。在 行业拐点、政策催化、市场主题的共同催化下,机器人行业将迎来整体性机 会。我们认为国内产业链机遇主要在硬件端,国内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积极 拓展业务,布局机器人产业关键零部件环节,有望在产业高速增长期受益。
5.1 Optimus 价值量拆解,核心为精密减速机、行星滚柱丝杠、空心杯电机和 编码器
全身共 40 个关节执行器,躯干部分 28 个。特斯拉机器人全身共使用 40 个关节执行器,其中手部执行器 12 个为空心杯关节,躯干部分共 28 个, 主要分为旋转和线性两大类各 14 个。
机器人躯干执行器核心零部件为精密减速机、行星滚珠丝杠等。1)精 密减速器是连接动力源和执行机构的中间机构,具有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 作用。2)行星滚珠丝杠为核心传动部件,直接影响设备精度和稳定性。
5.2 旋转执行器核心部件:谐波减速器
5.2.1 谐波减速器由波发生器、柔轮和刚轮三部分构成
旋转执行器由角接触轴承、谐波减速器、交叉滚子轴承、编码器、无框 电机和力矩传感器等组成。谐波减速器是机器人的核心传动部件,可用于降 低伺服电机的高转速,通过齿轮减速比放大伺服电机的原始扭矩,并提供高 刚性保持、高精度定位。
谐波减速器由波发生器、柔轮和刚轮三部分构成。1)波发生器:由柔 性轴承与椭圆形凸轮组成,波发生器通常安装在减速器输入端,柔性轴承内 圈固定在凸轮上,外圈通过滚珠实成弹性变形成椭圆形。2)柔轮:带有外齿 圈的柔性薄壁弹性体零件,通常安装在减速器输出端。3)刚轮:带有内齿圈 的刚性圆环状零件,一般比柔轮多两个齿轮,通常固定在减速器机体上。
谐波减速器通常采用波发生器主动、刚轮固定、柔轮输出形式。1)当 波发生器装入柔轮内圆时, 迫使柔轮产生弹性变形而呈椭圆状,使其长轴处 柔轮轮齿插入刚轮的轮齿槽内,成为完全啮合状态;而其短轴处两轮轮齿完 全不接触的脱开状态。从啮合到脱开的过程之间则处于啮出或啮入状态。2) 当波发生器连续转动时,迫使柔轮不断产生变形,使两轮轮齿在进行啮入、 啮合、啮出、脱出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各自的工作状态,产生了错齿运动,从 而实现了主动波发生器与柔轮的运动传递。
5.2.2 广泛应用于轻负载,优势显著
谐波减速器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比大,广泛应用于轻负载领域。谐波 减速器和 RV 减速器广泛应用于精密减速器行业。RV 减速器由一个行星齿轮 减速机的前级和一个摆线针轮减速机的后级组成,与谐波减速器相比:1)谐 波减速器:具有单级传动比大、体积小、质量小、运动精度高并能在密闭空 间和介质辐射的工况下正常工作的优点。且在输出力矩相同时,谐波减速器的体积可减少 2/3,重量可减轻 1/2,在机器人小臂、腕部、手部等部件具有 优势。2)RV 减速器:具有传动比范围大、精度较稳定、疲劳强度较高,有更 高的刚性和扭矩承载能力,在机器人大臂、机座等重负载部位拥有优势。RV 减速器因重量重、外形尺寸较大,无法向轻负载领域发展。此外,RV 减速器 零部件数量多、制造和装配难度大,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5.2.3 海外企业垄断,市场空间复合增速达 19%
谐波减速器应用领域广泛,市场空间增速快。谐波减速机应用领域广泛, 市场空间广阔,目前以各种机器人为主,除机器人外,谐波减速机还广泛运 用于数控机床、光伏设备、医疗器械、半导体设备、航空航天等其他领域。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2021 年全球机器人下游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为 23 亿元,预计 2022 年达到 29 亿元,2025 年接近 49 亿元,2022-2025 年市场空间 CAGR 为 19.1%左右。
全球龙头为日本哈默纳科,全球市占率超 80%。谐波减速器最初用于美 国航天运动控制,谷川齿轮将其引入日本并量产,于 1970 年成立哈默纳科。 产品包括精密减速机(谐波减速器、减速器组件和行星减速器)和机电一体 化产品(执行器、控制器)。哈默纳科技术迭代、产品矩阵丰富、海外版图扩 张,垄断了全球谐波减速机市场份额。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数据,2020 年 哈默纳科全球市占率超 82%。
5.2.4 国产厂商受益增量需求,持续进口替代
特斯拉机器人的旋转关节需要更轻量、小型、集成化的传动装置,全身 14 个旋转关节中各使用 1 个谐波减速器。按单个谐波减速器 1300 元计算, 当特斯拉机器人实现100万产量时,谐波减速器新增市场规模达到182亿元。 国产厂商受益于技术进步,加大减速器投资,部分厂商有望实现进口替代。
5.3 线性执行器核心部件:行星滚柱丝杠
5.3.1 行星滚珠丝杠将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相互转化
行星滚柱丝杠可将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相互转化,具有承载力强、体积 小和高精度等特点。特斯拉机器人线性执行器采用电机、行星滚珠丝杠、力 矩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方案。行星滚柱丝杆主要由丝杆、螺母和滚柱组成, 在主螺纹丝杠的周围行星式地布置了 6-12 个螺纹滚柱,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 换为丝杠或螺母的直线运动。同时把传统滚珠丝杠式的点接触变换成了精度 与承载力更高的线/面接触,能够在极端环境下承受重载上千个小时,具有较 强承载力。
行星滚柱丝杠可替换滚珠丝杠和传动液压传动方式。1)替代滚珠丝杠: 不需要滚珠返回器,可规避噪音。且行星滚柱丝杠拥有更多啮合点,在恶劣 工况具备更优刚度和承载能力。2)替代液压传动:采用行星滚柱丝杠,总体 积缩减,规避漏油问题,拆装维修简单。可有效实现电控化、易替换。
5.3.2 行星滚柱丝杠精确、稳定与高效操控优势明显
行星滚柱丝杠优势明显,利于 Optimus 进入工厂精确、稳定与高效的操 作。 1)精度保持性好:相比较旋转关节,直线关节中的行星滚柱丝杠通过 预压螺母的形式,易实现传动零背隙,而旋转关节的减速器则需通过繁琐工艺去保证; 2)刚度强:相较于谐波减速器的柔轮,行星滚柱丝杠由于线/面接触, 刚度保持性好,更加利于上肢精巧平稳操作;在相同丝杠直径下承载能力提 高 6 倍,相同负载下比滚珠丝杠节省 1/3 空间、寿命提高 14 倍、工作环境温 度范围提高 2 倍,提升了刚度和抗冲击能力。 3)旋转速度大和加速度大:能够提供更高旋转速度和加速度,转速可 达 16000r/min,直线速度 2m/s,加速度 3g。 4)耐冲击能力强:行星丝杠的耐冲击性好于滚珠丝杆,远好于谐波传 动,原因为谐波每次的受力齿数较少,柔轮壁厚薄,容易断齿与筒裂。而行 星丝杠受力均匀,寿命长; 5)能量效率高:腿部由于行星滚柱丝杠的自锁特性,站立作业时腿部 电机无需出力,能量效率高,续航长;
5.3.3 外资厂商主导,机器人带来增量空间
外资厂商主导,国内厂商稀缺。截止 2022 年,全球主要的滚珠丝杆厂 商有 NSK、THK、SKF 等,CR5 市占率达到约 46%。国内行星滚柱丝杠生产商稀 缺,仅有少量具备小批量研发制造能力的企业。特斯拉首次把行星滚珠丝杆 用在人形机器人端,行业有望迎来新的成长机遇。 行星滚柱丝杠应用领域广泛,未来十年复合增速预计 5.8%。行星滚柱 丝杠可用于机床设备、医疗器械、智能汽车等多领域,应用范围广泛。根据 Persistence market research 预计,2023 年全球行星滚柱丝杠市场空间约 为 3.0 亿美元,预计 2033 年全球行星滚柱丝杠市场空间达 5.3 亿美元,未来 十年复合增速为 5.8%,同时人形机器人的成长可能带来更大成长空间。
5.3.4 首次用于人形机器人端,国内厂商受益
特斯拉首次把行星滚珠丝杆用在人形机器人端,国内行星滚柱丝杆目前 还处于早期阶段,生产难度较大,随国内头部企业持续送样,外资主导行业 竞争格局有望快速打破,行业有望迎来新的成长机遇。
6 重点关注拥有核心部件制造、进口替代能力企业
6.1 拓普集团:平台型 tier0.5 供应商,机器人执行器项目进展顺利
平台化集成化发展,产品线相互赋能。公司定位 tier0.5 供应商,具备 同步研发、机电软件一体化整合、模块化及全球供货能力。公司同时保持平 台化发展,九大产品线相互赋能,护城河稳固。
设立机器人事业部,中长期确定性强。公司拓展能力边界,进军机器人 执行器业务。机器人业务尚处蓝海,公司布局运动执行器,是机器人的核心 部件之一,样品已获得客户的认可,后续发展潜力大。未来随新产品业绩释 放,公司中长期发展确定性强。我们假设公司运动执行器产品分别做悲观/中 性/乐观假设,单个价值量分别为 2/3/4 万元,机器人年出货量分别做悲观/中性/乐观假设为 10 万/50 万/100 万台。
营收和净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受益机器人事业部有望更上一层楼。公司 20-22 年营收快速增长,从 20 年的 65.11 亿增长至 22 年的 159.93 亿元, CAGR 达 56.73%。归母净利润从 20 年的 6.28 亿元增长至 22 年的 17 亿元, CAGR 达 64.53%。公司 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91.60 亿元,同比增长 34.83%; 归母净利润 10.94 亿元,同比增长 54.57%;扣非净利润 10.27 亿元,同比增 长 49.99%。随公司成立机器人事业部,业绩有望受益增长。
6.2 三花智控:热管理龙头研发能力强,聚焦机器人执行电机
汽车和储能双轮驱动,热管理龙头自主研发能力强。公司自主研究能力 强,阀门类产品具备先发优势,是国内最早自主研发出车用电子膨胀阀的企 业,同时产品序列丰富,覆盖除压缩机外所有热管理部件,未来有望持续受 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公司同时开辟储能赛道,阀、泵、换热器等技 术与汽车同源,有望直接复制汽车端成功经验。
聚焦机器人电机执行器,打开远期成长空间。公司携手绿的谐波布局机 器人机电执行器业务。绿的谐波是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深耕谐波传动领域 近 20 年。公司通过与绿的谐波合作,提高执行器技术壁垒,优势互补,远期 成长空间大。我们假设公司运动执行器产品分别做悲观/中性/乐观假设,单 个价值量分别为 2/3/5.7 万元,机器人年出货量分别做悲观/中性/乐观假设 为/10 万/50 万/100 万台。
公司营收近两年快速增长,接近翻番。公司营收从 20 年的 121.10 亿元 增长到 22 年的 213.48 亿元,CAGR 达 32.77%。归母净利润从 20 年的 14.62 亿元增长至 22 年的 25.73 亿元,CAGR 达 32.66%。23H1 实现营收 125.29 亿 元,同比增长 23.32%;归母净利润 13.95 亿元,同比增长 39.03%。公司业绩 增长动能强劲,有望随机器人业务更上一层楼。
6.3 双环传动:减速器业务发力,享受机器人时代红利
机械传动齿轮龙头,转型精密减速器实力强劲。公司深耕机械传动齿轮 领域四十余年,借助高精度齿轮优势,发展 RV 减速器业务,具有精度高、噪 音小、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同时公司具备高精度小偏心曲轴双顶磨削技术、强力高效摆线磨齿技术等精加工及配套技术,已成为国产 RV 减速器龙头。 2018 年公司开始研制谐波减速器,现已形成多个型号产品的批量供货,产品 性能获客户认可。 精密减速器业务放量,迎接时代红利。公司机器人精密减速器业务快速 放量,销量同比大幅增长。机器人业务迈入发展快车道,公司产品已基本覆 盖国内主流机器人客户,得益于客户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加 速成熟,公司有望充分享受机器人时代红利,打开业绩成长空间。
营收大幅增长,业绩迈入成长期。公司 2020-2022 年实现营收 36.64/53.91/68.38 亿,实现归母净利润 0.51/3.26/5.82 亿元;2020-2022 年 实现收入复合增速 36.61%、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 237.81%。23H1 公司实现 收入 36.86 亿元,同比增长 18.99%;归母净利润 3.69 亿元,同比增长 46.89%, 公司业绩迈入快速成长期。
6.4 贝斯特:自研高精度滚珠丝杠副,直线滚动部件已具备成熟优势
多层次布局业务,导入工业母机赛道。公司业务格局清晰,第一层次涡 轮增压器基本盘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并向增程式、混动汽车零部件拓展; 第二层次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赛道的转型升级,定位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 核心零部件;第三层次全面布局直线滚动功能部件,导入“工业母机”新赛 道。 自研高精度滚珠丝杠副,布局直线滚动功能部件。公司积累大量整车厂、 机床等优质客户,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全面布局直线滚动功能部件。22 年设 立全资子公司无锡宇华精机,生产的滚珠丝杠副、直线导轨副等首台套已实 现成功下线。
营收和净利润保持正向增长。公司营业收入从 20 年的 9.31 亿元增长 至 22 年的 10.97 亿元,归母净利润从 20 年的 1.77 亿元增长至 22 年的 2.29 亿元。公司成本控制能力强,20-22 年的汽车零部件毛利率分别为 38.9%、 34.5%和 33.6%。随公司滚珠丝杠副下线,加码业绩增长。
6.5 精锻科技:精煅齿轮龙头,加速布局差速器总成
汽车精煅齿轮龙头,加速布局差速器总成。公司积累差速器锥齿轮以及 部分结合齿的锻造、机加、模具等经验,逐步打造差速器总成厂商产品涉及 差速器总成、行星架总成等。公司发展升级机器人业务,已与潜在客户交流。 差速器总成产品营收占比快速提升,业绩受益快速放量。公司营收从 20 年的 12.03 亿增长至 22 年的 18.08 亿,CAGR 达 22.59%;归母净利润从 20 年 的 1.56 亿增长至 22 年的 2.47 亿,CAGR 达 25.83%。随公司差速器总成订单 快速放量,以及发展潜在机器人业务,公司业绩有望放量增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