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2024年年报引发市场关注,营收、净利润‘双降’,零售业务利润暴跌,转型阵痛还将持续。”
2024年,平安银行整体业绩下滑,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第四季度的净利润更是环比下降超65%,仅为47.79亿元,实属罕见。营业收入的下滑则是因为发放贷款和垫款的利息收入减少了接近300亿元;但值得欣慰的是,平安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因债券投资等业务实现了14%的增长。
零售金融业务表现不佳,利润骤降。2024年,平安银行的零售金融收入为712.55亿元,同比下滑25.9%;零售金融的净利润仅为2.89亿元,相较于去年的55.25亿元,同比暴跌94.8%,净利润占比不到1%,创下历史最低。
这或许就是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转型阵痛。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在业绩发布会上称,在逆周期阶段,需要有三到五年的定力才能走出困境。
01
营收净利“双降”
3月14日,平安银行公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平安银行营业收入1466.95亿元,同比下降10.9%;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445.08亿元,同比下降4.2%。平安银行解释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滑的原因称,受市场变化、主动调整资产结构等因素影响。
具体来看,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平安银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87.70亿元、383.62亿元、344.50亿元、351.13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49.32亿元、109.47亿元、138.50亿元、47.7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前三个季度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却大幅下滑,四季度的净利润环比下降超65%。
将营业收入拆开来看,其中利息净收入为934.27亿元,相较于2023年同比下滑超20%;利息净收入占营收比重63.7%,相较2023年下降了7.9个百分点。另外,发放贷款和垫款的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1838.49亿元下滑至2024年的1541.99亿元,减少了296.5亿元,这个数据和2024年减少的利息净收入245.64亿元相差不多。
也就是说,利息净收入下滑主要是由于发放贷款和垫款的利息收入大幅减少,而这进一步导致了营业收入的同比下滑。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平安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4.54%,较去年同期下降89个基点;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2.07%,较去年同期下降13个基点,其中人民币存款付息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4个基点。可见,发放贷款和垫款的平均收益率的下降幅度是明显高于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的降幅,净息差也在不断缩窄至1.87%。
净息差不足2%,早在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的预期内。其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平安银行息差水平最低大概率会到2%以下。
然而,营业收入中的非利息净收入还是有所提高。2024年为532.68亿元,相较于2023年同比上升14%,营收占比也从2023年的28.4%上升至2024年的36.3%。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还同比下滑了18.1%,但是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上涨了68.7%,从172.78亿元涨至291.56亿元,平安银行称,主要是把握市场机遇,债券投资等业务的非利息净收入实现增长。
截至2024年末,平安银行资产总额5.7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37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其中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2.4%,个人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下降10.6%。负债方面,当期为5.2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吸收存款本金余额3.5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
不良贷款方面,2022-2024年分别为1.05%、1.06%、1.06%,2024年与2023年持平。具体来看,2024年,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为0.70%,个人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为1.39%;2023年,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率是0.63%,个人贷款的不良贷款率是1.37%。如此看来,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的不良贷款率相较于2023年均有所上升,分别上涨0.07%、0.02%。
02
零售业务利润占比不到1%
作为国内较早入局零售业务的银行,平安银行自2022年相关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后经历了显著的下滑。
来看下零售业务的收入和净利润,数据显示,2024年,平安银行的零售金融收入为712.55亿元,同比下滑25.9%,此外,零售业务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58.4%降至48.6%,已不足一半。
更值得注意的是,零售金融的净利润为2.89亿元,相较于去年的55.25亿元,同比暴跌94.8%,净利润占比不到1%,为0.6%,创下历史最低;2023年零售金融的净利润占比还有11.9%。
单从贷款业务来看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和对公业务。2024年末,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下滑10.6%。除了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同比上涨7.4%,为3260.98亿元;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消费性贷款余额和经营性贷款余额分别同比下滑15.4%、13%、13.6%,余额分别为4349.97亿元、4746.63亿元、5314.10亿元。
2024年末,平安银行信用卡流通户数4692.61万户,同比下降12.9%;全年信用卡总消费额2.32万亿元,其中线上消费占比同比提升5.0个百分点,信用卡循环及分期日均余额占比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简而言之,持续优化资产组合策略,主动压降高风险资产,提升住房按揭等基石类业务的优质客户占比。
对公业务方面,截至2024年末,平安银行企业贷款余额1.6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4%。平安银行称,对公业务紧跟国家战略布局,在产业金融、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普惠金融五个方面重点发力。平安银行对公业务聚焦“做精行业、做精客户、做精产品”。
其中,做精行业方面,2024年,包括基础设施、汽车生态、公用事业、地产四大基础行业的贷款新发放4424.56亿元,同比增长35.4%;新制造、新能源、新生活等三大新兴行业贷款新发放2159.88亿元,同比增长41.9%。
做精客户方面,2024年末,平安银行对公客户数85.33万户,较上年末增加9.93万户,增幅13.2%;总行级战略客户数220户,总行级战略客户贷款余额3080.5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1%;平安银行科技企业客户数26573户,较上年末增长11.8%,科技企业贷款余额1488.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6%。
尽管平安银行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2024年,本行坚持零售战略定位不动摇,深化推进零售战略转型”,但年报中公布的业绩数据还是部分超出了市场预期。
然而,这或许是平安银行主动调整的结果。自新任行长冀光恒上任以来,过去一年多时间,平安银行在“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战略方针下,主动调整零售资产结构,一改过去的“三高”(高利率、高利差、高风险)的零售增长策略,压降高风险零售资产。
前段时间,平安银行刚经历了零售业务更换掌舵人。3月份,有消息称平安银行深圳分行行长王军拟升任总行党委委员、总行行长助理,分管零售业务;而原先的总行行长助理张朝晖不再分管零售条线,兼任深圳分行行长。即王军和张朝晖两人的角色对调了一下。
该消息得到证实后,平安银行相关人士表示,此次调整是公司给予现阶段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正常人事调整。
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曾表示,去年上半年业绩指标最大压力来自零售业务,而零售业务最主要压力来自风险。王军分管零售业务,能否真正助力平安银行“深化推进零售战略转型”,拭目以待。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