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佳精密携三大疑团上会,自称市场地位较高被打脸

鼎佳精密携三大疑团上会,自称市场地位较高被打脸
2025年04月02日 13:47 局市

3月28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布2025年第2次上市委审议会议公告,将于4月7日对苏州鼎佳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鼎佳精密”)的IPO项目进行审议。

这是鼎佳精密第二次闯关IPO。此前,该公司于2023年3月申报深交所主板,还未回复第一轮问询,便于当年9月撤回材料。匆匆结束首次IPO之旅后,鼎佳精密于2024年6月改道北交所,并成为北交所2025年第2家上会企业。

然而,历经北交所两次问询,伴随鼎佳精密上会的仍有三大疑团待解,分别是:严重的大客户依赖、业绩真实性,以及产能利用率下降的同时募资扩产的必要性。

此外,鼎佳精密起初自称“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北交所在问询中要求说明依据,公司则回复称因缺少权威数据而删除了相关表述。

01

大客户依赖目前无解

鼎佳精密主要为消费电子提供功能性和防护性产品,主要应用于下游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一体电脑、服务器、显示器、AR/VR、智能游戏机等厂家,后来进一步拓展到动力电池、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等汽车领域。

公司产品分为功能性和防护性两类。功能性产品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产品内部,起到电磁屏蔽、粘贴、缓冲、防尘透气等作用;防护性产品运用在生产或储运过程中,对产品或组件起到包装、抗压、缓冲、稳固等作用。

报告期内,鼎佳精密的第一大客户一直是仁宝电脑,后者为行业内排名前二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商。

2021-2024年,鼎佳精密向仁宝电脑的销售收入分别为7347万元、6017万元、8345万元、8946万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18.77%、18.29%、22.76%和21.94%。

但这并不是全部。除了直接销售的部分,鼎佳精密还向仁宝电脑指定的组件生产商供货,这其实也是间接向仁宝电脑销售。在2024年公司前8大客户中,有5家都与仁宝电脑有关。

这样一来,鼎佳精密对仁宝电脑的依赖性,就非常大了。

2021-2024年度,公司对巨腾国际、神基股份、立讯精密及康舒科技等客户的销售收入中,由仁宝电脑指定的功能性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8.38%、41.18%、35.93%和34.89%。

两项叠加,可以计算出,公司由仁宝电脑带来的业务收入在历年营收中分别占比67.15%、59.47%、58.69%、56.83%,虽然依次下降,但占比仍过半。

因此,北交所两次问询中,均提及与主要客户合作的稳定性问题,这对公司业绩持续性构成非常大的潜在风险。

一方面,仁宝电脑及其指定生产商所带来的销售在鼎佳精密营收中占比超50%,另一方面,对鼎佳精密的采购额在仁宝电脑的收入中只占比0.04%,双方面临的被替代风险不可同日而语。

那么,一旦与仁宝电脑的合作出现问题,鼎佳精密通过开发新客户能够填补这个巨大的窟窿吗?从近几年数据来看,只是杯水车薪。

2021年-2023年,鼎佳精密开发的新客户家数分别为73家、97家、102家,销售贡献率分别只有3.88%、4.22%、5.96%。而最新披露的2024年数据显示,新增的152家客户只贡献了3.78%的销售额,238家老客户的销售贡献率则为96.22%。

数据对比下,结论显而易见:新客户的钱太难赚了。

一个具体的例子是,鼎佳精密花了1年半时间开发的新客户宁德时代,好不容易达成了合作,但2024年带来收入仅2.46万元。原因是在后续竞价过程中发现毛利率太低,所以放弃了订单

所以回过头来看,还是老客户最好,不仅单子大,而且毛利还高。

02

业绩真实性被两度问询

2021年-2023年,公司对仁宝电脑销售毛利率分别为42.32%、41.52%、45.83%;同期,鼎佳精密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仅为37.01%、32.39%、33.05%。

再来看看可比公司,与捷邦科技(301326.SZ)、光大同创(301387.SZ)等同行业公司比较,鼎佳精密的内销毛利率基本与之相当,但近两年外销毛利率较之可比公司平均值高出逾10%

鼎佳精密的主要外销客户正是仁宝电脑,也就是说对仁宝电脑业务的高毛利,直接拉动该公司整体毛利水平高于同行。

此外,鼎佳精密约有80%左右的收入来自于笔记本电脑相关产品,但该公司的业绩波动与下游笔记本电脑的市场规模变化却并不完全匹配

2020-2023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分别为2.23亿台、2.75亿台、2.23亿台、1.99亿台,2021年达到最高峰后,2022年回落到与2020年基本持平,2023年继续同比下滑10.9%。

鼎佳精密2023年收入不降反升,营收比2022年提升了11%。此外,2024年第一、二季度,笔记本电脑全球出货量同比分别增长4.2%、4%,但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增长率为7.12%。

鼎佳精密存在多种销售模式,内销模式下分为签收结算、寄售两种,外销模式下分为FOB/CIF(以报关单据上记载的出口日期确认收入)、DDU/DDP(客户签收货物后确认)、寄售三种。

由此,北交所在第一轮问询中涉及了收入确认合规性的问题,并进一步要求中介机构说明是否存在虚增、跨期确认收入等情形;第二轮问询中,又要求说明2024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的真实合理性。

如果以签收结算作为收入确认依据,理论上就存在提前发货而调节业绩的可能。但据披露,与可比公司相比,鼎佳精密的收入确认政策为行业惯例,与其他公司不存在重大差异。

所不同的是,鼎佳精密的应收账款占比相对其他公司而言,要高出不少

2021-2024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2.17亿元、1.48亿元、1.99亿元、1.8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5.44%、44.86%、54.26%、51.86%。同期,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38.65%、44.22%、45.94%、39.66%。除2022年之外,鼎佳精密各期应收账款占比均大幅高于可比公司。

此外,在外销模式下,该公司还存在将外销出口货物直接送达收货人,事后又利用库存货物至海关补申报的行为。该行为被昆山海关认定为违法并处以罚款。此后,公司于2022年完成了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鼎佳精密在最近3年曾2次更换财务总监

2022年8月,首次申报IPO之前,原财务总监杨进因个人身体原因离职,公司聘任苏重明担任财务负责人。

但不到一年时间,2023年7月,鼎佳精密还未从深交所撤回,苏重明便因个人职业规划原因离职,公司再次聘任杨进为财务总监。

03

产能利用率逐年下降仍募资扩产

鼎佳精密本次IPO拟募集资金2.55亿元,募投项目均用于新增功能性器件和防护性产品产能。

相比于前次IPO申报中的4亿元募投规模,公司缩减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1.36亿元,对于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生产项目的投入也有所减少。

但即便如此,北交所还是两次对募投项目的合理性及新增产能的消化问题产生了疑问。

质疑的理由也非常充分:2021年-2023年功能性产品、防护性产品产能利用率均逐年下滑,2024年上半年未见明显改善。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花那么多钱去新建产能,有必要吗?毕竟募来的钱也是钱。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自家的产能就已经过剩了,公司还大量采用外协生产:2021年-2024年上半年,外协采购净额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30.40%、21.60%、21.81%、28.08%。

鼎佳精密解释称,公司采取自产与外协相结合的方式,是由于在日常生产中需要预留部分机动产能,以应对产品需求和订单时常进行动态调整或临时加急;近年来订单逐渐转变为多批次、小批量的形式,生产批次增加带来换模次数增加,产能实际利用效率有所下滑。

此外,受制于专业设备及环保要求,部分工序无法自行加工。

但从公司披露的2024年1-6月份前五大外协供应商的具体情况来看,这些企业规模都很小,其中规模最大的昆山康普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员工人数25人,设备金额仅为500万元,规模最小的昆山嘉士隆新材料有限公司仅有5名员工。

因此合理推断,这些外协供应商应该是以低附加值的产品OEM为主。以功能性产品为例,2024年,鼎佳精密自产产量为54007万件,带来销售收入占比65.89%;OEM产量53889万件,带来的销售收入占比仅34.11%。

另外,笔记本电脑不同于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产品迭代速度较慢,生命周期相对较长,未来市场空间的增长对于新建产能需求的紧迫性,需要打个问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初申报的招股书中,鼎佳精密自称“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而北交所则在首轮问询中,要求测算主要细分产品的市场份额,说明其依据。

鼎佳精密在回复时表示,因缺少笔记本电脑功能性产品细分行业权威数据,出于谨慎性考虑,已删除招股说明书中相关表述

(注:文中图片均源自披露文件。)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