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六二:同人于宗,吝。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同人卦”讲的是周王朝会诸侯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覜曰视。以军礼同邦国,大师之礼,用众也。”郑玄(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注:时见者,言无常期。诸侯有不顺服者,王将有征讨之事,则既朝觐,王为坛于国外,合诸侯而命事焉。《春秋传》曰“有事而会,不协而盟”是也。殷犹众也。十二岁王如不巡守,则六服尽朝,朝礼既毕,王亦为坛,合诸侯以命政焉。所命之政,如王巡守。殷见,四方四时分来,终岁则遍。
狭义来讲,“同”指的是“殷见”之礼,广义来讲,这六种周王与诸侯的相见之礼都谓之“同”(朝、宗、觐、遇、会、同)。
“朝、宗、觐、遇”为周王在春夏秋冬四季会见诸侯之礼的名称,《周礼》与《礼记》中经常简称为「朝觐」,这是举「春秋」两季来代表四季。
“会、同”则是周王会见顺服的诸侯以商讨如何讨伐不顺服者,通常是在国外(郊、野)设坛,会见诸侯并分配任务,征伐不服。
“会”是不定期的会见,“有事则会,不协而盟”,只要有事就会见,有不协调的事就会盟。“有事”指的是“征讨之事”。
“同”则是定期的会见,每十二年周王要巡守遍所有诸侯之国(巡守:亦作“巡狩”,谓天子出行,以视察诸侯所守之地,即诸侯之国。)。未巡守,则为“同”,也就是四方诸侯依四季分别前来,朝觐周王。东方诸侯春季来,曰朝;南方诸侯夏季来,曰宗;西方诸侯秋季来,曰觐;北方诸侯冬季来,曰遇;如此一年结束时也就相当于见过四方诸侯。
“会、同”往往都是因为征伐之事,故在《周礼》中“会同”经常是与“军旅”、“师役”并称,这也是为何同人卦爻辞中多次出现征伐情节的原因。
同人卦:乾上离下,天火同人。《周易·易传·杂卦传》:“同人,亲也”;《周易·易传·大象传》:“天与火,同人”。1、乾为天为阳,清轻之气属阳,上浮,为天;离为火,火性炎上。乾阳上浮,离火自下炎上,离火与乾阳的性质、本性相同;故谓之“同”,同人卦。2、离为火为附(附着), “离火”产生清轻之气,上升附着在、聚集在“乾天”之下。“离火”附着、聚集在“乾天”之下;谓之“同”,同人卦。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同人:众人聚集在野外(设坛祭天),亨通。有利于渡过大河(渡过危险)。 有利于君子坚守正道。
同人:众人;指的是众诸侯、以及其军队。
野:野外。《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
亨:亨通、顺利。
贞:正,正道。周朝信奉“天命观”,祭天便是天命观的具体体现。祭天为“正,正道”。
释义:同人:与人合会,众人聚集在一起。古人逢大事,会聚集在城郊、野外设坛祭天,祈求上天庇佑,万事通顺。同人于野,便是众人在野外设坛祭天。结合爻辞看“同人”为周王“会、同”诸侯及军队,在郊野设坛祭天,以征伐不服。众人设坛祭天,以祈上天庇佑;众人同心,其利断金,故有利于涉险渡河;有利于君子奉天承命,守中持正。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初爻、阳爻:众人在成周洛邑聚集(以伐不服),没有过失。
同人:众人;指的是众诸侯、以及其军队。
门:指的是“成周”。成周洛邑是宗周丰镐的门户,洛邑其中一个营建用意便是成为宗周丰镐的屏障,成为阻挡叛乱的门户。
无咎:无:没有。咎:过失,过错。
释义:初爻为地位,地下;事情的初萌阶段。同人卦为讨伐不服,此爻讲的是在诸侯反叛刚开始的时候,就在成周洛邑聚集诸侯和军队,以尽快讨伐,不使叛乱蔓延、做大;防患于未然,及时察觉不服,及时平叛,故曰“无咎”。
周伐商成功后,建立西周;西周建国初期,主要是预防殷商遗民的叛乱,并加强对东方(原殷商统治地区)的控制。周公东征平定三监之乱后,营建“成周洛邑”,将殷商遗民迁移至此,并驻扎成周八师于此进行监视,以防作乱。“成周洛邑”是天然的粮仓,并驻扎成周八师,周王可以在此会同诸侯,威慑诸侯,此地东可以控制东方各诸侯国,西可以保卫宗周,南可威服淮夷,北可扼幽燕。此爻讲的是周公的军事思想:防患于未然。
另一种解释:同人于门:讲的是众人(诸侯及军队)聚集在王城国门处进行“禜门”之礼,以消灾去祸,故曰“无咎”。“门”指的“禜门”之礼(禜:【yíng】,古代一种祈求神灵消除灾祸的祭祀)。《周礼·春官》:“大祝,掌六祈以同鬼神示,一曰类,二曰造,三曰禬,四曰禜,五曰攻,六曰说。”;“鬯人掌共秬鬯而饰之。凡祭祀,社壝用大罍,禜门用瓢赍,庙用修”,“禜门”《通典》:“所祭门,国门也”。“禜”为古礼之一;《左传·昭公元年》:“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禜之。”;《左传·庄公二十五年》:“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亦非常也。”,杜预注曰:“门,国门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
二爻、阴爻:众人在宗周丰镐聚集(以伐不服),羞愧。
同人:众人;指的是众诸侯、以及其军队。
宗:指的是“宗周”。宗周即丰镐二京;丰京是周朝宗庙和园囿的所在地,镐京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合称丰镐。
吝:羞愧、耻辱。
释义:二爻为地位,地上;事情已成、做大时期。讲的是在宗周丰镐聚集诸侯和军队讨伐不服,也就是说中原已经失守,宗周的东方、中原地区已是天下大乱,不得以只能在宗周聚集还臣服的诸侯和军队,东征讨伐不服(暗指“三监之乱”),故曰“吝”,羞愧。没有及时察觉不服,及时平叛,导致天下大乱,此为“吝”,羞愧。讲的是周公的军事思想:明德配天,君王有德则天下归心。
另一种解释:同人于宗:讲的是只有南方诸侯勤王(另外三个方向的诸侯没有到此勤王),故曰“咎”,羞愧。“宗”指的“南方诸侯”。《周礼》讲说周王未巡守诸侯之国时,则为“同”,即四方诸侯依四季分别前来,朝觐周王。东方诸侯春季来,曰朝;南方诸侯夏季来,曰宗;西方诸侯秋季来,曰觐;北方诸侯冬季来,曰遇;如此一年结束时也就相当于见过四方诸侯。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三爻、阳爻:把军队埋伏在草木之中,(并)占据高山,使敌人多年不敢兴兵(作乱、入侵)。
伏:潜藏,埋伏。《老子》“福兮祸所伏”。
戎:兵车,军队。《诗·小雅·六月》“元戎十乘”;投笔从戎。
莽:草丛。
升:登,上,登上。《尚书·毕命》“道存升降”;升堂。
陵:大土山。高陵:高山。
三:多。三是“虚数”,表示多: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岁:年的别称。《诗·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魏风·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兴:兴起,起来,发动。《战国策·燕策》“不敢兴兵”。
释义:三爻为人位,小人位,平民位;西周时期采用寓兵于农的形式(兵农合一),故平民也是军、军队。此爻讲的是把军队驻扎在草木丛深的高山(高地)处,凭借高山险峻地势,使敌人多年不敢兴兵作乱,兴兵进犯。周公营建成周洛邑,便是因为洛邑东边有伊阙之险隘,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洛邑和宗周丰镐之间还有函谷关之要塞和潼关之险,皆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可以保卫宗周丰镐不受进犯。《孙子兵法·军争篇》:“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此用兵之法也。”用兵的原则是:对占据高地、背倚丘陵之敌,不要作正面仰攻,…….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则。高陵勿向:不要去攻击占据了高地的敌军。背丘勿逆:不要去攻击背靠着丘陵的敌军。此爻讲的是周公的军事思想:居安思危,占据地利,震慑不服。
西周的兵制采用兵农合一,军政合一,寓兵于农的形式。国人当兵打仗,野人供应粮草和提供运输,常备兵很少。国人平时农耕,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战时操戈,即国有大敌时调用从兵。国人三季务农,一季讲武,每隔三年进行一次大演习;遇有战事,要随时听从调发,充任徒卒(步兵)。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四爻、阳爻:依仗其高大的城墙,使敌人攻克不下来,吉。
乘:凭持、依仗、利用。《过秦论》“因利乘便”;《治安策》“乘今之时,因无之助。”;乘胜追击;乘人之危;乘风破浪。
墉:城墙,高墙。《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左传·昭公十八年》“祈于四墉”。
弗:不。
克:攻下,战胜,打败。《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释义:四爻为人位,大人位,诸侯、贵族位。此爻讲的是诸侯建国建都建邑时要修筑高大的城墙,凭借高大坚固的城墙,可以阻挡敌人,使敌人不能攻克,得吉。成周洛邑是天然的粮仓,并驻扎有成周八师,周王在此朝会诸侯,威慑诸侯;此处建都洛邑东可以控制东方各诸侯国,西可以保卫宗周,南可威服淮夷,北可扼幽燕。此爻讲的是周公的军事思想:有备无患。
刘邦称帝,朱元璋得天下,靠的都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1972年12月10日《关于粮食问题的报告》毛泽东说:“根据我们现在所处的国内外形势和我们所坚守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立场,我们要‘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把九三和九四的爻辞合在一起便是秦始皇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的战略思想。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五爻、阳爻:王师战胜归朝,与众人相逢,众人先号啕大哭而后大笑。
同人:众人;指的是众诸侯、以及其军队。
号咷:大声痛哭。号:大声哭,哭而有言。咷:【táo】,同“啕”,放声痛哭。
大师:周王、诸侯的军队。大:对周王、诸侯的敬称。师:泛指军队。《左传·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伐王”。
克:战胜,胜利。
遇:相逢,不期而会。
释义:五爻是天位,天子位。此爻讲的是周王会同诸侯讨伐不服,王师胜利平叛后班师回朝,与众人不期而会,喜极而泣,先号啕大哭而后笑。讲的也是周公东征三年,平定三监之乱后,班师返回宗周丰镐的景象。此爻讲的是周公的天命观:周王有德,上天佑之;王师有德,万众归心。
另一种解释:“同人”指的是不服诸侯之国的国人。不服诸侯失德,导致国人生灵涂炭,“同人先号咷”;周王讨伐不服,攻克不服之诸侯后,诸侯之国人喜迎王师“大师克,相遇”,故“同人而后笑”;体现的是周王有德,天下众人向往之。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上爻、阳爻:众人在郊外聚集(设坛祭天),没有过失。
同人:众人;指的是众诸侯、以及其军队。
郊:郊外。《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
悔:悔恨,过失,灾祸。《诗·大雅·抑》“庶无罪悔”。
释义:上爻是天位,上天;事物发展的终极状态。“同人”是讨伐不服,终极状态是讨伐结束,成功平乱。此爻讲的是平定不服诸侯后,周王会同诸侯及军队在郊外设坛祭天,以告天帝,以谢上天庇佑,没有过失。
同人卦阐释的周公军事思想:借助有利地势,因势利导,有德守礼,居安思危,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卦序上,“泰、否”两卦已完成一个兴衰循环,“泰”卦是太平盛世,至“否”卦则是由盛转衰,世局混乱,天下闭塞。从“否”卦转至“同人”卦则是天子会同诸侯以解决动乱。会同则事可通,《周易·易传·序卦传》:“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
得“同人卦”者,凡事需认清敌友亲疏,并以求他人相助为宜。
以上,便是我对《周易·易经》同人卦的释义
下节 大壮卦:震上乾下,雷天大壮。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