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脱离史实,不符合当时的历史,用后世的观点注解;
二、太过“唯心”,不符合现实,与事实相违背;
三、不知农牧,不知“六畜”习性及其借喻;
本节介绍:三、不知农牧,不知“六畜”习性及其借喻:
4、以泰卦“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为例;
5、以否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为例。
三、不知农牧,不知“六畜”习性及其借喻:
4、以泰卦“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为例:
“包荒,用冯河,不遐遗”现今一般解释为“包容宽广之心,可以涉险渡河,到哪都不遗漏”,“包”现今一般理解为“包容、包括”,我认为这是错误的。对九二爻辞的准确理解关键在于对“包荒”理解。
包:通“匏”[páo],葫芦的一种,在有的古文中称“大瓠[hù]”,俗语中称“大葫芦”。《说文解字》“匏,瓠也;从包,从夸聲。;包,取其可包藏物也。”
匏,最广泛的用途是:古时候人们将其晒干,掏空其内,做盛放东西的容器,或将其从中剖开做盛水的容器,晒干之后亦可当涉水的交通工具。
荒:大、空。荒,既有“大”之义,也有“空”之义,爻辞中的“荒”二义合一,两者之义皆有。
荒:大;《诗经·周颂·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荒:扩大、大);《左传·昭公七年》“周文王之法曰「有亡,荒阅」,所以得天下也。”(荒阅:大搜索;荒:大)。
荒:空、空虚;《国语·吴语·吴王夫差与越荒成不盟》“吴王乃许之,荒成不盟。”(荒成不盟:空有讲和没有盟誓;荒:空);荒凉、荒芒、荒郊野外(荒:空、空虚、空旷)。
包荒:很大的空的大葫芦。
冯河:无舟渡船,只能涉水过河,即徒步过河。
遐遗:落后太远、落[là]下太远。遐:远、遥远。遗:丢失、落下。
泰卦初爻爻辞中有“征吉”外出远行吉利,二爻爻辞便是讲,外出远行如何“泰”亨通顺利,如何“吉”顺心吉利。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讲的是:与朋友相约外出远行,行至江河处,朋友有舟船渡河,我却没有,幸好我随身带有饮水用的大的空葫芦(包荒),用它可以涉水渡河(用冯河),以避免落后朋友太远(不遐遗);过河后,未见朋友,朋友先行出发了,与朋友走散(朋亡),在河边用葫芦装满水后继续出发,谁知走到半道赶上了先行的朋友,与其重逢,继续结伴前行(得尚于中行)。
包荒:大的空葫芦;古人外出远行随身带的贮水、饮水器具。类似现今的人外出都带瓶水或带个水杯以便路上接水、贮水、饮水用。《诗经·大雅·公刘》“酌之用匏”。
包(匏)古人外出配备的贮水、饮水器,其相当于八十年代及之前的外出用的军用水壶,出行必备。包(匏)是外出时接水、贮水、饮水用的,古人是不喝白开水的,中国人饮用白开水是新中国建国之后的事情。
匏,最广泛的用途是:古时候人们将其晒干,掏空其内,做盛放东西的容器,或将其从中剖开做盛水的容器,晒干之后亦可当涉水的交通工具。
用匏作为浮水渡河工具,是由于葫芦具有在水中永不沉底的特性。民间俗语“按下葫芦浮起瓢”,把水缸里漂着的葫芦按下去,瓢又浮了起来;讲的就是葫芦在水缸里不会沉下去,永远都是浮着的特性。
《物原》“隧人氏以鲍济水,伏羲氏始乘俘”,说明上古人是抱着一个葫芦作为浮具渡水的。
“包荒用冯河”就是抱着空心葫芦游水渡河。这种渡水浮具,后来又发展到把数个葫芦用绳子绑到一起,以提高渡具的浮力,称为“腰舟”、“要舟”。即可以捆在背上,扎在腰间,解脱出抱持葫芦的双手,再配合上双脚用四肢划水,比原来便利了许多。
渡水腰舟是人类战胜洪水最古老、最简单的浮具,由浮具又发展为筏具,最后演化为船只的发明。
先秦时期,古人用匏(葫芦)作为渡水浮具,相当普遍且极为盛行。在先秦时期的古典文献中,如《诗经》、《论语》、《左传》、《国语》、《庄子》、《鹖冠子》等典籍中均有记载。
晚晴陈士俊绘有一套《番俗图》(也称《东宁陈氏番俗图》,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一幅《渡溪图》就有一个人挟着一个葫芦,横渡台湾海峡,在画上有一段文字说“腰掖葫芦浮水,挽竹筏冲流竟渡如驰。”。
匏(葫芦)作为渡水浮具,在中国古代的洪水神话中也扮有重要角色。闻一多曾统计过49种洪水神话,并对其中用以救生逃难的工具做出统计,其中葫芦居诸救生工具之首。《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便是用葫芦渡过流沙河;《八仙过海》中铁拐李是用葫芦渡过东海的。
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至今仍有将葫芦系在儿童身上,帮助其学习游泳和作为救生标志的习俗,从一个侧面说明葫芦作为救生工具的现实依据。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除使用圆形葫芦过江外,还把若干细腰葫芦串拴起来,扎在腰部,也能帮助人顺利过江。哀牢山下的札杜江地区的彝族过江或捕鱼时,要在腰部拴一或几个葫芦,前者较大,以网套罩之,后者较小,用绳串起来,可以增加浮力。
广东沿海客家人在下海捕鱼时,往往会把葫芦系在小孩背上,一旦小孩落水,葫芦会把小孩漂起来,为大人前往抢救提供方便。
海南黎族渡水腰舟,2007年8月份,渡水腰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国家“申遗”。海南黎族渡水腰舟,又称渡水葫芦,葫芦舟。黎族渡水腰舟,不单是一种过河的浮具,也是一种简单的运载工具。
黎族渡水腰舟游渡时有两种操作方法:
一是用一只手臂挟住葫芦,另一只手和双脚划水,作出类似于侧泳的姿态;
二是把葫芦置于头前面,用双手抓住葫芦上的竹篾或藤网套,双腿上下交替击水。葫芦舟上的竹、藤网套,不仅起到葫芦保护作用,利于放置,还便于在操作时对葫芦的掌控。
下面介绍一下先秦时期的“匏”:
匏:葫芦的一种,在有的古文中称“大瓠”,俗语中称“大葫芦”;匏及匏叶皆不可食用。匏最广泛的用途就是从中间剖成两半做水瓢,民间将匏俗称“瓢葫芦”。“大葫芦”可成长至高1米左右,日本2006年培育出世界上最大的葫芦,高达3米多。
瓠:[hù],葫芦的一种,俗语中称“葫芦”或“小葫芦”,嫩时可食,瓠叶可作羹。
战国及之后,人们将匏、瓠合为一,《说文解字》“瓠,匏也;从瓜夸聲。”;《说文解字》“匏,瓠也;从包,从夸聲。;包,取其可包藏物也。”。
匏与瓠的不同之处:瓠为大葫芦,叶及果实不可食用;瓠为小葫芦,叶及果实可食用。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严粲·诗缉》“匏经霜其叶枯落,然后干之腰以渡水”);《诗经·大雅·公刘》“酌之用匏”。
《诗经·小雅·瓠叶》“幡幡瓠叶,采之亨之。”;《诗经·小雅·南有嘉鱼》“南有樛木,甘瓠累之。”。
《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匏瓜:个大而不可食,文中有“中看不中用”之义。
《左传·襄公十四年》“叔向见叔孙穆子。穆子赋《匏有苦叶》。叔向退而具舟,鲁人、莒人先济。”;鲁襄公十四年(前559年),羊舌肸([xī],字叔向)跟随晋国六卿率军进攻秦国,渡过泾水前曾进见叔孙豹(即叔孙穆子,又称穆叔),后者赋《匏有苦叶》这首诗以示渡河决心,羊舌肸心领神会,退出以后就准备船只渡河。
《国语·鲁语下·诸侯伐秦鲁人以莒人先济》“叔向退,召舟虞与司马,曰:「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鲁叔孙赋《匏有苦叶》,必将涉矣。具舟除隧,不共有法。」是行也,鲁人以莒人先济,诸侯从之。”;(PS:韦昭注:共济而已,佩匏可以渡水也。)
(大意为:叔向告辞后,召来管理船只和军政的官员,说:“苦匏不能被人食用,只能派渡河的用处。鲁国的叔孙穆子诵读《匏有苦叶》,一定是打算过河了。你们马上准备船只,清除道路,不供给船只要依法论处。”在这次渡河的行动中,鲁国用莒国的部队先过河,诸侯们随后跟着过了河。);
《庄子·内篇·逍遥游》“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大意为: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后结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
《鹖冠子·学问》“贱生于无所用,中流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使物然。”(宋陆佃解“壶,瓠也,佩之可以济涉,南人谓之腰舟。”。PS:鹖冠子战国时期楚国人。)
(大意为:物价贱是由于物没有用,比如过河行到河当中翻了船,这时一个(廉价的)葫芦(因为可以救命)就价值千金。贵与贱本无一定标准,不过时机使它这样罢了。)
以上便是先秦典籍中将匏(葫芦)作为腰舟,用作浮具渡水的相关记载。
下节介绍:现今《周易》注解中的问题:三、不知农牧,不知“六畜”习性及其借喻:
5、以否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为例。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