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爻辞】
六四:外比之,贞吉。
【译文】
四爻阴爻:要向外亲比,坚持这样得吉。
【注释】
贞吉:坚持这样得吉。贞:定、固;为“从一不变、固定”,义为“定于…状态不变、固守…状态”,详见《弄懂《易经》的“贞”字义,才能读懂《周易》自身的本义和内涵》。
𢻹:[pī],先秦时期南方楚地的方言,义为“器破而未离”,字义与“璺”同。西汉-扬雄《方言》“廝、披,散也。东齐声散曰𤺊,器破曰披;秦晋声变曰𤺊,器破而不殊其音亦谓之𤺊,器破而未离谓之璺;南楚之间谓之𢻹。”;南朝梁-《玉篇》“𢻹,器破也。”;北宋-《集韵》“齐楚谓璺曰牌,或作𢻹。”;清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㠲[bǐ]:㡜[xuě]裂也,谓残帛裂也。方言:器破而未离,南楚之间谓之𢻹。”。(PS:《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作者西汉扬雄。《方言》是汉代训诂学一部重要的工具书,也是中国第一部汉语方言比较词汇集。《方言》被誉为中国方言学史上第一部“悬之日月而不刊”的著作,在世界的方言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璺:[wèn],裂纹;微裂,尤指陶瓷器物上出现的裂纹。瓷器经磕碰产生裂纹而又里外一致的称“璺”。有璺的瓷器轻敲时音响不变,重敲时音哑有杂音,称为“重璺”。例:缸上有道璺;打破沙锅璺到底(现今全改写作“打破沙锅问到底”)。(PS:裂纹与裂缝不同,裂纹是一条线,没有宽度;裂缝有宽度,能塞进东西去。裂纹和裂缝都是受力造成的,裂纹是裂缝的前期症状,再发展就是裂缝了。)
PS:扬雄(前53年~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西汉末期辞赋家、思想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初期辞赋家;被誉为“汉赋第一大家”。)。唐-刘禹锡《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子云亭是纪念西汉蜀郡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家扬雄的建筑。
【解析】
四爻是诸侯之爻;爻辞讲的是“比”之卦象中,诸侯的行为处事。
准确理解“六四:外比之,贞吉。”的关键在于了解西周初期周武王、周公先后两次分封诸侯国的目的。
“封建”即“封”土而“建”国,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于诸侯,并授以爵位,使之建国于封建的区域,辅佐周王,保卫王室。这是上古时代战胜的部族对于战败的土地和人口施行的一种统治方式。
周王分封姬姓宗亲、功臣到各要地,利用各地原来的氏族部落建立国家,他们在地方作“诸侯”,分区管理,辅佐周王,被分封的“诸侯”在“封国”内继续分封,通过这种逐级分封,势力始自上达下,下级对上级承担缴纳贡物,军事保卫,服从命令等义务,周天子正式成为天下共主。
西周第一次封建
周武王灭商后,主动退出殷都,并将其作为商纣王儿子武庚的封地,让其继续管理殷商遗民;与此同时,周武王在殷都附近,分封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建立管国、蔡国、霍国,目的是监视武庚,称为“三监”;周武王返回镐京后,又分封亲属和功臣为诸侯,这些封国大多集中在镐京附近,是西周的传统势力范围。
周武王实行第一次封建:1、安抚殷商遗民,同时方便加以监视(分封武庚);2、武装移民,藉此扩展势力(分封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3、笼络人心,以巩固周朝的统治(分封亲属和功臣)。
西周第二次封建
西周建立后第二年(即周武王灭商后第二年),周武王驾崩,周成王即位,因成王年幼,故由周公姬旦代行王事,称为“摄政”。按照兄终弟及的惯例,周武王的弟弟中管叔鲜最长,最有资格摄政,管叔鲜等认为武王的遗命遭到周公的篡改,引起武王群弟的不满和猜忌。不久,武庚联合三监(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串通殷商旧地的奄国、薄姑等方国,以及淮夷、徐夷等东夷共同叛乱反周。
周公率军东征三年平定叛乱,为了巩固西周在东方的统治,周公营建东都洛邑“成周”和第二次封建诸侯。史书记载周公第二次分封有七十一国,其中姬姓诸侯有五十三人,周初两次的大封建,所分封的诸侯多数是周王的同姓子弟,其次才是功臣。《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
周公第二分封的主要国家有:
一、宋。封微子启于宋。三监之乱,微子启没有参加。周公平叛之后,将殷商旧地一分为二,分封为宋、卫二国,命微子启代表殷人后代,奉祀殷的先公先王,立国于宋。
二、卫。封卫康叔于卫,得殷商遗民七族。
三、鲁。封周公于鲁,将奄国旧地分封为鲁国,防御徐夷、淮夷。
四、齐。封姜太公于齐,将薄姑旧地分封为齐国,防御东夷。
五、燕。封召公于燕,燕是周王朝东北方的屏障,它的设立既可以切断殷商旧族与商朝同姓宗亲孤竹国的联系,又可以防御北方民族的入侵。
六、晋。封唐叔虞于唐,将唐国旧地居民迁到杜地,并将周族子孙迁到唐地,分封为唐国。唐国地处夏人故墟,四周遍布戎狄部落,为周王朝西北方的屏障。唐叔虞死后,他的儿子姬燮继位,姬燮继位后,因迁居到晋水之傍,故将国号改称“晋”。
七、东都成周。周公营建东都洛邑为“成周”,置参加武庚叛乱的“殷商顽民”,又派驻重兵“成周八师”加以监管,将洛邑作为统治东部地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成周洛邑”是天然的粮仓,并驻扎成周八师,周王可以在此会同诸侯,威慑诸侯,此地东可以控制东方各诸侯国,西可以保卫宗周,南可威服徐淮,北可扼幽燕。
周公实行第二次封建:1、分化殷地遗民,防止殷民再次起来叛变(把殷人旧地分封为宋、卫二国,以方便统治);2、巩固周朝的统治,作为王室的屏藩(大封亲属和功臣,作为王室的屏藩;营建“成周”洛邑。);3扩大统治范围,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周公特意把封国向东移,部分更远至东方海边,藉此扩大统治范围,并将殷人的封国包围其中,以防其再生叛乱。)。
PS:因成王年幼,周公旦、召公奭、姜太公皆未赴封地继任国君,而是留在宗周镐京辅佐周成王。周公让嫡长子伯禽到鲁国就封;召公派他的长子克管理燕地;姜太公留自己的第三子丘穆公镇守齐国,长子吕伋与自己一起在镐京辅佐成王,周康王六年,姜子牙卒于镐京,吕伋赴齐国继任君位(三监之乱时期,吕伋随周公东征,姜太公则西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周公的分封在《左传》中是怎样讲述的: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刑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大意为:周公因管叔、蔡叔二叔(联合武庚)的叛乱,认为分封势在必行,故广封亲戚功臣,分封在各地为诸侯,以这种藩属的关系为周朝守护四方,做为周王室的屏障。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各国,都是文王的儿子。邘、晋、应、韩四国,都是武王的儿子。凡、蒋、邢、茅、胙、祭各国,是周公的后代。
《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大意为:周王经营天下,诸侯治理封地,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
《左传·定公四年》“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倍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大吕,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取于有阎之土,以共王职。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三者皆叔也,而有令德,故昭之以分物。”;
大意为:昔日周武王打败殷商,周成王平定天下,选择德行修明的人分封,作为周朝的藩篱屏障以捍卫周室。所以周公辅佐王室,以治理天下,诸侯与周朝和睦相处。
分赐给鲁公以大路、大旂,还有夏后氏的璜玉、封父的繁弱名弓,以及殷商的六个宗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让他们率领其大宗,集合其小宗,统领其奴隶,来服从周公的法令,由此而听从周朝的命令、归附周朝。这是让他们在鲁国供职,以宣扬周公美好的德行。分赐给鲁国田地附庸小国、太祝、宗人、太卜、太史,还有服用器物、典籍简册和百官、彝器;安抚商奄的百姓,用《伯禽》来训诫他们,并分封在少皞的故城。
分赐给康叔大路、少帛旗、綪茷、旃旌、大吕钟,以及殷商的七个宗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疆定界,从武父以南到达圃田北境,从有阎氏那里得到土地以执行王室任命的职务;取得相土的东都以协助周王在东边的巡视。授予聃季土地,授予陶叔人民,用《康诰》来训诫,而封在殷商的故城。鲁公和康叔都沿用商朝的政策,而按照周朝的制度来划分、治理土地。
分赐给唐叔大路、密须的鼓、阙巩的甲、沽洗之钟,还有怀姓的九个宗族、五正的职官。用《唐诰》来训诫,而封在夏朝的故城,沿用夏朝的政策,按戎人的制度来区划土地。这三个人都是天子的叔伯兄弟,都有美好的德行,所以用分赐宝物来彰显他们的德行。
以上便是《左传》中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相关内容,从中我们了解到:
一、鲁国、卫国的建国方略--“启以商政,疆以周索”:沿用殷商的政治治国,按照周朝的制度来区划土地(即西周的“井田制”)。周公东征后,周成王把一部分领土分封给商微子启,让他建立宋国,遵从旧典,管束商臣民,拥戴周王室;又把部分臣服的殷遗贵族迁于成周,让他们仍保留自己的田宅、领土;成王还分给卫康叔殷七族遗民,分给鲁伯禽殷六族遗民。在以上地区,周王对殷遗民“皆启以商政”,继续殷商的法律,尊重殷商的传统,以怀柔政策,图求殷商旧族的合作与归顺。
二、晋国的建国方略--“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沿用夏朝的政治治国,用戎人的制度来区划土地。唐国(后改称“晋”)地处夏人故墟,四周遍布戎狄部落,唐叔虞受封治唐后,执行因地制宜、因事而异、因势利导的“夏政”与“戎索”兼施并举的建国方略。这一方略,既发扬夏民族的文化传统,又尊重众戎的风俗习惯,做到以夏戎之政,治夏戎之地,以夏戎之法,理夏戎之民。这无疑是一个求同存异、宽厚包容的建国方略,是一个因时、因事、因势而变革的建国方略。
唐叔虞坚持“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建国方略,秉承先祖后稷“启播百谷”的精神,在汾、浍之间,大力发展农耕,有效地调动了夏民族与戎族的积极性,推行政策一年后,农业、牧业都得到显著发展,政绩斐然可观。《尚书》中的《嘉禾》、《归禾》,便是对唐叔虞的肯定、彰显和褒奖。(PS:《尚书·周书·归禾》:“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尚书·周书·嘉禾》:“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周公讨伐、平定“三监之乱”时期的著作在《尚书》中有记载的分别为:初先作《大诰》,其次作《微子之命》,其次作《归禾》,其次作《嘉禾》,再其次又作《康诰》、《酒诰》、《梓材》,之后还有《多士》、《多方》、《无逸》等篇章。)
综上: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西周之初的两次封建的主要目的为:1、诸侯治理封地内的居民,使其封地内的居民与周朝、周王室“同心”;2、诸侯治疆,防御四方蛮夷、以蕃屏周,实现蛮夷于周为睦,与周朝、周王室“同德”(南蛮、北狄、西戎、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通俗讲西周初期的分封制度是为了:第一,建立藩屏,卫护王室;第二,稳定政局,镇抚名族;第三,抵御外侮,巩固边防。
“六四:外比之,贞吉。”中的“外”具有两层含义:1、在外;2、对外。“外”:一、在外;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外治理封地内的居民,务求封国内的居民归附周朝,与周同心;二、对外;诸侯的封国要对外防御四方蛮夷的进犯,务求蛮夷与周同德、和睦相处。故,楚竹简中的“𢻹”字十分契合西周“三监之乱”后的政局,天下虽定但未安,殷商遗民、四方蛮夷与周朝貌合神离,封建诸侯的目的便是要努力修补关系,使天下同心同德。(𢻹:器破而未离。)
“六四:外比之,贞吉。”的正义、本义为:诸侯在外治理封国,要亲辅封地内的居民,使其与周同心;还要对外亲比、防御蛮夷,使其与周同德、和睦相处;诸侯坚持这样做,便会得吉。
纵观整个西周史,自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实行“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西周再也未有诸侯国的叛乱、叛周行为。从周成王到周幽王,虽然每代周王都有讨伐四方蛮夷的战争,但从未有诸侯国叛乱、讨伐诸侯国的战争。(PS:1、周昭王伐楚不返,薨于汉水,全军覆没,这个“楚”是荆楚、是南方的楚蛮,而非熊绎的楚子楚国。2、西周末年及东周初年的周王室“二王并立”,晋国晋文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帮助成周的周平王攻杀宗周的周携王,算是王室争斗,不算诸侯的叛乱。)
综上:“六四:外比之,贞吉。”讲的是诸侯在外“比”(亲辅)的原则:既要亲辅封国的居民,使其于周同心、听从周朝的命令、归附周朝;还要对外防御蛮夷,亲比蛮夷、使其于周为睦、和睦相处;诸侯只要坚守这一原则、持之以恒的施行,便会得吉;进而实现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目的。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