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证券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起,国内资产证券化业务正式开启,2005~2008年为首轮试点。随后2013年《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的正式颁布,标志着企业资产证券化市场正式进入常态化发展新阶段。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不断的推陈出新,以及相关监管体系的不断优化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简称“ABS产品”)已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与企业传统的融资渠道相比,ABS产品以底层基础资产的现金流为首要还款来源,可有效盘活企业的存量资产、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本文将从企业ABS产品的基础概念、近年市场的发行情况、企业ABS产品的信用评估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什么是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
为更直接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交易结构如下所示:
本例中,计划管理人(通常为证券公司)设立并管理该专项计划并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以投资者认购资金向原始权益人(供应链ABS产品中通常为保理公司)购买基础资产,本例中为初始债权人转让给保理公司的应收账款债权。随后,专项计划即享有对债务人的收款权利。资产支持证券到期时,底层应收账款的到期还款将用于偿还产品的相关税费及资产支持证券的应付本息。
此外,核心企业通常会承担共同债务人(或加入债务人)的角色,确认对所转让的应收账款负有到期付款义务,以此方式提供信用增进。
通过发行该产品,初始债权人成功缩短了下游企业对其资金的占用周期,债务人则成功延长了应付账款的账期。
以上便是一个典型的供应链ABS产品。
简而言之,一个ABS产品的搭建过程如下:企业提供可产生现金流的底层资产作为基础资产,随后通过对资金账户(用于现金流的归集、转付)及现金流归集转付机制、各类风险事件、外部增信等一系列要素的有机结合从而搭建起一个完整的交易结构,最终打包成一个专项计划来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是该ABS产品项下,以底层基础资产作为其本息的首要偿付来源的一种证券。
企业ABS产品近年发行情况如何?
企业ABS产品的发行采取备案制,以中国证监会为主要监管机构,发行场所主要为上交所及深交所。
据公开统计,2022年全市场共发行企业ABS产品1193只,总规模1.18万亿元,较2021年全年发行量下滑近27%。主流观点认为下滑主要系政策性收紧、疫情反复等多因素导致。
从发行场所看,近年企业ABS产品发行以上交所为主,2022年上交所、深交所发行量分别约占78%、22%。
常见的基础资产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兴证资管整理,个券/股(如有)仅为方便展示之用,不构成投资建议,不表明对相关标的投资价值或一定盈利的保证。
如何评估企业ABS产品的信用资质?
正如前文介绍,通常情况下资产支持证券的首要还款来源为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同时相关主体会提供外部增信,而项目本身由一定的交易结构搭建而成,故信用评估应主要从基础资产、增信方主体资质、交易结构三方面展开。因篇幅原因,本文仅对主要分析思路作简要介绍。
基础资产
作为首要的还款现金流来源,基础资产本身信用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影响基础资产信用质量的重要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底层现金流的分散程度、现金流的稳定性及频率、基础资产的变现价值等。
而不同类型的基础资产,各因素的重要性亦有所不同。对于供应链产品,底层应收账款的到期规模、偿付期限一般由合同明确约定,因而在分析这类产品时,可着重关注底层应收账款的合同定价是否公允、关联方交易的占比等方面。
再如,针对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类产品,首先项目组会聘请专业机构对底层物业资产未来的现金流量、变现价值进行评估预测,故我们可以着重核查现金流预测的假设是否合理、预测结果是否过于激进、未来变现价值的预测结果是否过于乐观等等;同时,我们还可以选取同区域同类型的物业资产(如有)进行对比,从侧面验证预测结果的合理性。
总而言之,对基础资产进行分析,我们最终需要得出的结论是:在正常情况下,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能够完全覆盖资产支持证券的应付本息及相关税费。
主体增信
主体增信是提升ABS产品信用质量的重要因素。常见的增信方式包括债务加入、差额补足、保证担保等。供应链产品可能相对特殊,作为原始权益人的保理公司只是一个通道,故增信方主要由债务人一方来担任。
一般情况下,增信主体均由原始权益人或原始权益人集团股东担任(常见于原始权益人本身规模较小且资质较弱,但其股东资质较优的情况),如果基础资产所涉及的相关主体资质都比较弱,增信方也可能由市场化担保机构来担任。
因此,对于有主体增信的ABS产品,其信用资质水平最终还是会落到对增信方的资质评估。此时,则需要参考主体信用资质评估的方法,各个行业的信评方法千差万别,本文不予详细介绍。
交易结构
第三个重要方面就是交易结构。通俗来讲,ABS产品是通过各种条款、现金流归集转付机制等等要素的有机整合从而搭出一个框架,然后往里面“填充”基础资产、原始权益人、增信方等等。因此,框架搭得好不好,亦会对产品的信用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需要关注的要素包括但不限于:资产支持证券的结构化分层(分为优先级和次级,优先级可以设置一档或多档,次级一般仅一档,用以对优先级提供一定规模的信用支持)、现金流归集转付机制(归集的频率、顺序是否合理)、信用风险事件的触发机制(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增信方的增信义务应当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触发)等等。
目前ABS业务经过多年发展,交易结构的设置已日臻完善,各大类基础资产均已有一套成熟的交易结构。但同时,在业务创新的过程中,面对新颖的交易结构时,仍需警惕其中是否存在重大漏洞从而影响ABS产品的信用资质。
实践出真知:
前文所举案例实际是由一个某省某地级市的城投企业作为共同债务人的供应链ABS产品。证券分层为4.6亿元优先级、0.1亿元次级,基础资产池规模合计5.2亿元。
基础资产方面,底层资产统计特征的核查必不可少,同时经测算得出,正常情况下底层现金流5.2亿元能够覆盖资产支持证券的本息支出以及专项计划所涉及的相关税费支出。
主体资质方面,该城投企业为当地市级主平台,市场认可度较高,同时考虑该省整体优良的信用环境,得出该主体信用资质较好,其提供的信用支持效果较明显。
交易结构方面,本产品为一个较标准的供应链产品,各要素的设置均无明显缺陷。
综上,该产品信用风险相对可控,实际也已于今年完成到期兑付。
总结
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ABS产品已逐步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因其能有效盘活企业存量资产而受到企业的青睐。
基于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特征,评估其信用资质可主要从基础资产、增信方、交易结构三个方面展开,不同类型的产品评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需进行针对性分析,同时也要关注交易结构的创新是否会导致产品的信用风险。
发行情况方面,虽然种种因素导致2022年发行量同比下滑,但从长期看,一方面中国经济终将逐步筑底反弹,从而带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复苏;另一方面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规则及监管体系将进一步优化完善,预计企业资产证券化市场未来将成为企业直融市场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