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民间故事: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2021年10月23日 22:58 猫爷晚八点

莱州人张军出身贫寒,但却娶了个贤淑的妻子。夫妻二人勤俭持家,几年下来也积累了一些小资本。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求个衣食无忧是没什么问题的。

张军不甘心一辈子平平庸庸,于是就想拿数年的积累做一些小生意。看着左邻右舍那么多人经商发了家,张军也想尝试一下。毕竟一辈子还很长,不趁年轻搏他一搏到老了啥也干不成就剩下遗憾了。

张军想搏一搏,于是先跟妻子商量了一下。张军的妻子听了丈夫的想法,自然是非常赞成,毕竟大多数女人都是希望自己的丈夫更能耐一些好。可是张军的妻子还有个疑虑,那就是丈夫从未做过生意,怕他贸然经商没有师傅领着会吃亏上当。

张军听了妻子的疑虑,于是就跟她说,他有个远方亲戚叫王东为人比较正直,并且经商数年赚了不少钱。张军跟妻子说,他跟王东已经打过招呼了,今年头一年就跟着他学学经验。听张军这么一说,妻子心中的疑虑才冰释了。就这样,张军带上家中积蓄,按照约定的日子和王东等几人一同踏上了去往异乡的经商路。

张军肯吃苦能耐劳,为人善良所遇也都是良善之辈,几年下来果然赚了不少钱。某年夏天,张军起了归乡之情,于是和两个同乡一商量,背上行囊一起踏上了回乡之路。由于当时正值盛夏,天气十分炎热。三人后来走到沙土集外某溪水旁,就在一棵柳树下小憩了一会儿。

三人刚坐到树荫下,看到那一潭溪水不约而同地说,到里面凉快凉快怎样?反正前面不远处就到旅店了,在这里洗个澡,到旅店美美地睡上一觉,第二天再走半天路程就到家了。三人一商量,于是跳进溪水畅游去了。怎知在水里玩着玩着忘记了时间,不知不觉黄昏已至。三人看了看天色已晚,意犹未尽地上了岸,赶紧收拾行囊去了前面的旅店投宿。

就在张军穿好衣服拿起行李走时,装在一个青色布袋里几年积攒下来的银子不小心漏了出去。由于当时天色已晚,三人走得也比较仓促,所以走的时候没有详细检查随身所带的东西。直到第二天回到家,张军打开行李想给妻子一个惊喜时,才发现几年所得悉数不翼而飞。

张军辛辛苦苦几年的成果,没想到在打开包袱那一刻化为了乌有。这事儿放在谁身上都会备受打击,张军一气之下竟然病倒了,并且病情一度恶化差点死去。看到丈夫伤心欲绝,张军的妻子一气之下就将和张军同行的两个同乡告到了官府。说自己丈夫经商所得的几包银子,装在一个青色布袋里被同行二人偷了去。

瓜田李下,三人同行只有张军的银子丢了,那两人的嫌疑肯定最大,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所幸的是,当时的县令是个明察秋毫的负责任官员。接到张军妻子的诉状,县令并没有立马将那二人绑来讯问。而是先去两人住处附近,将那两人仔仔细细打听了一番。

从周围群众口中,县令得知两人家境都比较富裕,并且为人也十分正直。如此来看,那两人偷张军银子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县令还是将那二人喊过来审问了一番,根据调查和审问的结果来看,基本排除了那两人的嫌疑。

后来县令回到县衙,仔细思考了一下,会不会是张军的妻子有了外遇,自己偷了丈夫的银子送给了别的男人?但是县令又调查一番,得知张军的妻子是个良善的妇人。况且张军回到家立马就打开了包袱,张军的妻子没有作案的时间,于是又把张军妻子的嫌疑排除了。后来县令又想,是不是张军自己监守自盗?

接着县令准备了几包银子装在一个青色布袋里,派衙役给张军送过去,就说丢失的银子找到了。如果张军见了银子不说什么接受了,那么就说明县令的猜测是对的。如果张军见了银子说不是自己的,就说明他没有监守自盗。

等衙役带着银子去了张军家后,张军说那银子一半是自己的,一半不是。因为张军在外经商所得的都是些散碎银两,而县令派人送过去的,有一半是整块的银子。衙役回来将情况一说,张军监守自盗的嫌疑也排除了。由此看来,张军的银子真是丢了,但丢到了哪里呢?县令一时间没有了头绪,这个案子也就悬了起来。

就在县令为这桩案子发愁时,县令妻子的侄子范某突然造访。原来张军丢在溪水边的银子被范某捡了去,他在溪水边徘徊了三日一直等不到失主,于是就带着银子找县令来了。没想到一桩棘手的失银案,因为范某的拾金不昧,就这样突然告破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案件真相大白后,县令没有治张军妻子的诬告之罪,张军的病很快也好了。只是因为张军妻子的草率,那两位同乡和张军之间深厚的情谊受到了损伤。不过太阳还是照常升起,张军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实现了发家致富的初衷。而他与同乡的情谊,经此一遭更加深厚了。

县令的内侄范某,后来考中进士,官居刑部侍郎。范某子孙昌盛,终年八十无疾而终。范某是我们那一带的人,据说百年后归葬故里。建国前范某的墓地还保存得比较完好,我小时候还能看到一些石像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