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人数去年同期32倍,已有13位死亡病例,最关键的应对方式是什么

百日咳人数去年同期32倍,已有13位死亡病例,最关键的应对方式是什么
2024年04月10日 09:11 素问轩-中医

大家好,我是素问胡医生。

最近看诊的时候很多家长都和我提到一个新闻就是“百日咳”已经导致13例死亡病例。我最近这一个月以来也碰到3例百日咳的小朋友,很多家长在看诊的时候也会问起我关于百日咳相关的内容,对此也颇感焦虑,那今天就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这篇文章会有点长,要讲的内容实在是有点多,如果大家没什么耐心的话,可以直接跳到文章最后几段的总结内容。

百日咳治疗的关键其实就一条:早发现、早治疗。但是这一个让所有医生都很头痛的一个问题。

先看一下百日咳分期

第一:卡他期

卡他期一般持续约1-2周,传染性极强。症状表现为:

1、持续性的水样分泌物(清鼻涕);

2、发热少见、若是有的话也是低热;

3、咳嗽逐渐加重。

第二:痉咳期

持续2-8周,传染性下降。在最初1-2周内,咳嗽发作的频率逐渐增加,然后保持不变2-3周,之后再逐渐降低。(疫苗出现之前,未经过针对性治疗的可能会持续2-3个月,因此称之为百日咳)。

1、日夜均咳,夜间更加明显;

2、典型的痉咳会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一长串的咳嗽),哮声(鸡鸣样),咳嗽导致呕吐、发绀、呼吸困难,有的小朋友咳嗽时会满脸通红,咳嗽期间会出汗);

3、咳嗽为自发性,或者是外界环境刺激(如冷空气)。

第三:恢复期

咳嗽明显减轻,但是如果再次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话,咳嗽又会明显加重。

为什么白日咳让我们医生很头痛呢?

第一点:早期不容易被发现

卡他期没发烧,就是有点流清鼻涕,大部分家长们也不会把它当回事儿,就当一个普通的风寒感冒来处理。落实到医生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头几天咳嗽也不多,流点清鼻涕,一看是个风寒感冒,开个荆防败毒散就好了。

如果说孩子头几天咳嗽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呢?是不是就要怀疑呢?似乎也不好就下判断,很多病毒性的感冒在头几天都会呈现咳嗽逐渐加剧的情况。这个时候能够做的似乎只有等待,普通的病毒性感冒会慢慢好转,但是百日咳不会有好转的趋势。

那这里又会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咳嗽加重到第几天没好转我们要引起警惕呢?我自己会以6、7天为一个判断标准。就是说如果孩子从感冒第一天开始,病程到第6天左右,咳嗽还没有开始好转的话,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我就会开始提高警惕是否可能是一个百日咳。

因为疫苗的原因,临床中碰不到非常典型的按照3期走的小朋友。有的小朋友刚开始没几天就会进入痉咳期,同样的很多小朋友也不会出现咳嗽呕吐,哮声(鸡鸣样)等典型症状。至于说夜间咳嗽更加明显,似乎大部分的咳嗽都是如此。所以还是要结合小朋友病情进展,咳嗽的程度,伴随症状进行具体的评估。

这里分享一个病例给大家。

3月22日的时候我接诊了一个小朋友,咳嗽1周没有好转,咳嗽的时候会满脸通红,白天、夜间咳嗽都多,夜间咳嗽更明显,也无明显发热,我当时就怀疑可能是个百日咳,建议去医院检查。

第二天家长去医院就诊。儿童医院的医生说不可能是百日咳,抽了个血提示支原体弱阳性(支原体阳性是会骗人的,很多小朋友感染支原体后,可能在未来半年到1年之间都会提示抗体阳性)。医生给开了罗红霉素和盐酸丙卡特罗口颗粒。

3月27日下午家长发信息给我说孩子咳嗽好一些,但是喉咙里明显痰变多了。家长给我发了个视频,但是听声音还是连续性的咳嗽非常明显。

3月28日家长又给我发了个信息,说孩子昨晚咳嗽又开始突然明显加剧,吐了很多痰,晚饭也在所难免全吐掉了(典型的百日咳期间体重会下降)。然后又去医院看了,听诊肺部有啰音,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升高,医生又给开了头孢配合着一起吃。

开始出现咳嗽呕吐,其实已经比较明显了,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的痉咳期。不过同样的也没有出现鸡鸣样的声音,胸片正常。我就给家长发了个信息说还是怀疑是百日咳。

3月29号开始去做了百日咳的核酸检测。4月1号给我发了个报告百日咳核酸检测阳性。到这里才总算尘埃落定,所以启动阿奇霉素的5日疗法。我中间还是纠结了一下是不是要采用复方新诺明,之前吃了5天罗红霉素(正常要7-14日的疗程也可治疗百日咳)。但是家长说小朋友之前也做过耐药检查,阿奇霉素不耐药。然后继续配合中药一起治疗,并建议家人一起启动阿奇霉素治疗,预防交叉感染以及百日咳扩散。

从这个病例很直观就可以看出,百日咳早期不好判断。判断错误就导致了医院几轮的错误用药,罗红霉素算是歪打正着,但是服用疗程不足,头孢也没啥用。

接下来再分享第二个案例给大家。

4月1号当天我又在线上接了一个咳嗽的小朋友,5周岁9个月。干咳7天,近3天夜间咳嗽明显加剧,夜间会咳醒,全程无发热,稍有清鼻涕,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腻。因为手边刚确诊了一个百日咳,我警惕性非常高,这个小朋友症状也有点像(无发热,清鼻涕,7天咳嗽无好转,且夜咳逐渐加剧),所以我当时就和家长说怀疑小朋友是百日咳。

分析利弊之后建议家长启动复方新诺明治疗(并叮嘱避光、出门要防晒、戴帽子),阿奇霉素耐药率很高,为了降低失误率我选择了复方新诺明。因为是老病人,所以家长对我也非常信任,采纳我的建议提前服用药物治疗,下午就去医院进行百日咳的检查。中药予以止嗽散加减,再添加一些虫类药。第三天家长联系我说确诊了百日咳。

为什么这个小朋友还没确诊百日咳,我就开始百日咳治疗呢?这就是百日咳治疗中的第二个让人头痛的地方。

当小朋友进入第二期痉咳期之后,再启动抗百日咳杆菌治疗,不能够缩短孩子咳嗽的进程。这个时候治疗的目的就是降低传染性

所以说百日咳的治疗,如果想要达到非常明确的效果的话,一定要在发病开始1-2周之内启动治疗。这时候可能就能避免孩子进入第二阶段痉咳期,或者是说明显缩短孩子痉咳期的严重程度,整个病程也会明显缩短。

早期不好诊断,进入痉咳期治疗不能缩短病程。哪个医生能不头痛呢?提前启动治疗过程中肯定也会有错误的情况出现。因为临床中还有一组症状叫做类百日咳综合征,意思就是:不是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咳嗽,但是症状像百日咳。同样的所有医生也会面临漏诊的情况,所以说医学中很多治疗手段或者措施都是权衡利弊的结果。

这里开始出现第三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如果孩子进入第二期痉咳期,服用相关抗生素不能够缩短病情,不能缓解咳嗽,孩子一咳就吐,咳的晚上睡不了觉,能有什么办法缓解咳嗽呢?

各个版本的百日咳相关的指南都明确指出:并没有什么有效的止咳方式,所有指南里并没有推荐任何药物。市面上常见的支气管扩张剂、皮质类固醇、抗组胺药和镇咳药都不推荐。因此也不建议家长们使用雾化的给药方式,不但没效果,因为气道敏感性高反而可能会让咳嗽加剧。

这里呢还要提醒一点,阿片类的镇咳药可能会有用,但是可能会有呼吸抑制的风险,权衡利弊之下也不建议孩子使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已经明确禁止18周岁以内的孩子使用相关的药物。大家如果听说某一个止咳药效果特别好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一下药物成分,一定要避开可待因、罂粟壳、阿片等成分。

那这个时候中医中药就可以发挥一定的优势。限于篇幅,今天我就不细讲了,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之后我再单独写一篇文章。

疑似百日咳的小朋友,在我手上都是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缩短病程、降低传染性的目的。

今天就先聊这么多了,我会尽快把后续文章的进度跟上,大家也可以在留言区留下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最后我们再总结一下:

百日咳治疗的关键:早发现、早治疗。

诊疗过程中第一个难点就是早期诊断;

第二个难点就是要尽早治疗,这样才能明显缩短病程。同时也会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很多小城市没有百日咳检查这个项目,这个时候只能凭借医生进行经验性的治疗;

第三个问题如果进入痉咳期再进行抗菌治疗,对咳嗽起不到缓解作用(但是能降低传染性),市面上常见的止咳药没有效果,如何缩短咳嗽,提高生活质量也是个难点(可配合中医治疗)。

再总结一下疑似百日咳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1、无发热或是低热,清鼻涕,阵发性咳嗽在1周之内无缓解,夜间咳嗽加剧明显;

2、咳嗽伴有鸡鸣样的声音(少见),咳嗽呕吐、咳嗽打断睡眠、咳嗽导致结膜下出血;

3、咳嗽期间满脸通红、导致缺氧、呼吸困难;

4、咳嗽发作期间出汗。

如有这些症状出现,尽早就诊,交给我们专科医生判断。今天就先聊这么多了。关于百日咳要聊的东西很多很多,我之后尽量抽空补上。

最后我还是想说大家无需过度焦虑,因为疫苗的原因,百日咳的病程很少能够真的达到3、4个月了。但是如果没有早期治疗的话,痉咳期确实很不好过。我们国家末次注射疫苗是在18个月,距离这个时间越近,孩子的症状往往也会越轻。大部分发生重症的都是6个月之内(尤其是4个月之内)的小宝宝,如果家长或者老人、护理人员出现迁徙不断的咳嗽一定也要引起警惕,很多时候隔离前,就可能已经传染给小朋友了。小婴儿如果有疑似症状出现,建议立即当地专科医院就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