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士铨/文章配图《鸣机夜课图记》清代“乾嘉三大家之一”的戏剧家、文学家蒋士铨,有个胜似老师的好母亲钟令嘉。她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家境贫寒,也不忘严格管教儿子,辅导儿子长大成才。钟令嘉,字守箴,晚年号“甘荼老人”,余干瑞洪(今属江西饶州)人,十八岁嫁给了四十六岁的江西铅山人蒋坚,二十岁生下儿子蒋士铨。钟令嘉的丈夫蒋坚,原籍浙江湖州府,本姓钱氏。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蒋坚的父亲,蒋士铨的祖父钱承荣时年九岁,为躲避战乱,流落到铅山县永平镇,被邑长蒋圣宠收为养子,于是改为蒋姓。蒋家一直不富裕,蒋士铨的祖父母很早就离世了,父亲蒋坚寻求功名一直不顺,年近五旬还只是一个秀才,而且为人豁达豪放,有“古烈士遗风”,挥金如土,“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这使得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犹如雪上加霜。
“时家贫甚,小除之日,室如悬磬,母搜盖箧,得青蚨七文,遣奴子市鲁酒半升,盐豉一区,抱儿煨榾柮以守岁。”一岁的时候,到了腊月二十八那天,母亲翻箱倒柜,找到七枚铜钱,买了半升酒,一些盐豆,抱着儿子,把盐豆放在炭火上热着吃,算是过年了。因为日子不好过,蒋士铨父亲蒋坚外出寻求生路,母亲钟令嘉就抱着儿子回到娘家居住,娘家人都很善良,不但没有歧视这娘俩,反而很照顾他们。蒋士铨就是在母亲娘家人的精心照顾下,渐渐长大,母亲钟令嘉后来做些女红手艺,换一些维持家用的零钱,日子就算再清苦,钟令嘉也不忘严格管教儿子。儿子蒋士铨四岁的时候,钟令嘉把竹子削成丝,折成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笔画,用来拼成字,教儿子认字。
冬天寒冷,钟令嘉就坐在床上,用棉被盖在腿上,把儿子搂在怀里,母子依偎着读书。钟令嘉教子严格,夜里纺织,就把书本放在膝下,“口授句读”,两手依然忙碌着纺织。孩子困了,就让他小睡一会儿,不一会再把孩子叫起来继续苦读,直到鸡鸣才停下来。同族的姐妹问钟令嘉何苦如此,她回答说:“我儿子是个独生子,如果管教不好,我还有啥指望呢?”蒋士铨九岁时就能熟读很多诗文,十一岁的时候,钟令嘉就让儿子跟着丈夫在外面闯荡,十年之间,儿子的足迹踏遍了陕、冀、晋等十多个省份。钟令嘉教子有方,蒋士铨在乾隆十二年(1757年)考中进士,皇帝钦点第一名,任朝中庶吉士,后改任散馆编修。钟令嘉“母以子贵”,被尊为“太安人”。蒋士铨在戏曲方面很有造诣,工部侍郎裘日修想推荐他进入景山的苏州梨园,专职为宫廷内伶创作戏曲。蒋士铨十年寒窗苦读,不甘心成为满足帝王声色的可悲角色。知子莫如母,钟令嘉知道儿子倔强耿直,担心他的性格得罪权贵,于是写信劝说儿子:“儿才非适时者,不如归也!”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儿子蒋士铨辞官回乡,奉养母亲。九年后的乾隆四十年(1775年),钟令嘉病逝于扬州安定书院,蒋士铨无限悲伤“朝抱棺啼,夕依棺睡”。乾隆四十一年,蒋士铨把母亲安葬在铅山湖山下。蒋士铨一生善诗文,通戏曲,与大师袁枚、赵翼齐名,留有著作《忠雅堂全集》。可他的成就离不开母亲的殷殷教诲。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